时间:2017-01-10 11:20:31
1、单选题 考古学家是如何利用遥感探测分析研究出地下考古遗迹的呢?这是由于保存于地表或地表以下的古代遗迹随着岁月的流逝逐渐荒废,有的成了农田,有的形成村镇,但由于这些遗迹全部为人工建成,与周围没有经过人工扰动的土壤环境存在着差异,这就形成了这一地区在土壤、水分、地表温度等一系列的特别征象,人们在平地观察这些特别征象是微乎其微的,但在高空中使用遥感探测仪器就会发现明显的区别。这段话主要强调的是_____。
A: 古代遗迹与农田村镇的区别
B: 遥感探测仪器如何利用到考古实践中
C: 在高空中使用遥感探测仪器分析研究出地下考古遗迹
D: 科技产品在考古发现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D【解析】文段谈及古代遗迹与自然土壤的区别,都是为了强调遥感探测仪器的作用。本段文字中两个转折词“但”,重点应在后一个词,强调的是仪器的重要性而不是如何利用,B选项错误;A选项不是强调的主体;C选项错误,分析研究地下考古遗迹是考古学家,不是遥感探测仪器,故选D。
2、单选题 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要制定和完善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大力发展金融、保险、物流、信息和法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文化、旅游、社区服务等需求潜力大的产业,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这段话的主旨是:_____
A: 应当制定正确积极的政策引导服务行业优先发展
B: 我们需要大力发展潜力巨大的现代服务业以带动其余周边服务行业的发展
C: 提高服务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体现了现阶段结构调整的目的所在
D: 要以科学的政策为导向,有重点、有层次地推进我国服务业的发展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D。科学的政策是对“要制定和完善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的概括,有重点、有层次是对文中“大力发展金融、保险、物流、信息和法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文化、旅游、社区服务等需求潜力大的产业,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的概括,而“推进我国服务业的发展”才是文中的中心思想最终目的,“科学的政策,有重点、有层次”都是对他的修饰。
3、单选题 一般博物学家常以外部环境如气候、食物等作为唯一可能引起变异的原因。就某一狭隘的意义上来说,(这)可以算是正确的,(这)点以后当再讨论到,但是如果把啄木鸟的构造,它的足、尾、嘴、舌如此巧妙地适应于提取树皮里面的昆虫,仅仅归因于外界的条件是不合理的。对文中括号内的两个“这”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___。
A: 两个“这”指代一样,都指变异的原因
B: 两个“这”指代一样,都指一般博物学家的看法
C: 两个“这”指代不一样,第一个“这”指代变异的原因,第二个“这”指代“以外部环境如气候、食物等作为唯一可能引起变异的原因”
D: 两个“这”指代不一样,第一个“这”指代一般博物学家对变异原因的看法,第二个“这”指代“就某一狭隘的意义上来说,这可以算是正确的”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
题目详解:本题属于代词指代题型,主要考察的是局部精读类,本题对应的解法是首先对两个“这”进行定位。然后进行查找,通读上下文可知。第一个“这”前面最近的可指代内容是“一般博物学家常以外部环境如气候、食物等作为唯一可能引起变异的原因”。第二个“这”前面最近的可指代内容是“就某一狭隘的意义上来说,这可以算是正确的”。所以,本题选择D答案。考查点:言语理解与表达>片段阅读>局部精读类>代词指代
4、单选题 我们的一些科普文章常常激不起公众的兴趣,原因之一便是枯燥。要把科普文章写得“郁郁乎文哉”,就需要作家的笔。科学的飞速发展,为文学写作提供了一座富矿。相信有眼光的文学家一旦领略了科学题材的广阔富饶,便会陶醉在它的无限风光中乐而忘返。这段文字谈论的是_____。
A: 科普文章对作家的依赖
B: 科学和文学的互相激励作用
C: 科学和文学互相依赖的关系
D: 科学发展为文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表面主旨题解析据提问可知本题属于表面主旨题。文段先讲科普文章要靠作家写得好才能激起公众兴趣,即文学能够促进人们追求科学、探讨科学,继而讲到科学发展可以为文学创作提供素材,从而促进文学的发展。这是两者互相激励作用的表现,可知B项表述正确。A、D两项片面,可排除;C项“依赖"表述绝对化。故正确答案为B。
5、单选题 阴山以南的沃野不仅是游牧民族的苑囿,也是他们进入中原地区的跳板,只要占领了这个沃野,他们就可以强渡黄河,进入汾河或黄河河谷。如果他们失去了这个沃野,就失去了生存的依据,史载“匈奴失阴山之后,过之未尚不哭也”,就是这个原因。而汉族如果要排除从西北方面袭来的游牧民族的威胁,也必须守住阴山的峪口,否则这些骑马的民族就会越过鄂尔多斯沙漠,进入汉族居住区的心脏地带。这段文字的中心意思是:_____
A: 表明游牧民族和汉族都企图占据阴山以南的沃野
B: 说明阴山以南的沃野对游牧民族和汉族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
C: 指出阴山以南的沃野不仅是游牧民族的苑囿,也是他们进入中原地区的跳板
D: 阐述阴山以南的沃野对游牧民族和汉族的战略意义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第一、二句主要解释了阴山以南的沃野对游牧民族的战略重要性,第三句则说明了汉族也必须守住阴山的峪口。综合这两层意思可知,D为正确答案。A项中的“占据”,B项中的“同等重要”均不合文意;C项不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