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1-03 13:10:09
1、单选题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日益加剧,许多社区空巢老人越来越多,他们生活小事不能自理,需要社会特殊照顾。目前,社会对一些独居老人的关照仍显欠缺。逢年过节,虽然有关部门上门送粮油、衣物、金钱等进行慰问,但对于空巢老人来说,关心还不到位,措施还不得力。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成立一些传统的养老院、敬老院、社区互助会等更加适合空巢老人欢度晚年的场所,既可以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要,还解除子女的后顾之忧,同时也加强了社区群众之间的交流与互助,使越来越多的老人晚年生活得丰富多彩。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_____。
A: 空巢老人的出现并非仅来自于老龄化
B: 社区是解决空巢老人现象的最佳途径
C: 在解决空巢问题时子女应发挥更大作用
D: 空巢老人需要生活与精神上的多方帮助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D考点表面主旨题解析据提问方式可知本题属于表面主旨题。文段说了两层意思:社区空巢老人缺乏社会特殊照顾的现状以及应该采取的解决方法。转折词“但”后边是整个文段重在强调的内容,即我们应该给予空巢老人生活和精神上的帮助。故正确答案为D。老龄化是造成空巢老人现象的原因,但是否是唯一原因,原文并未提及,故排除A;原文介绍了解决空巢老人现象的途径,如成立敬老院、养老院、社区互助会等,但没有说到那一个是最佳的,故也排除B;材料主要说的是对于空巢老人现象,社会方面应该采取的方法,没有讲到子女们应该怎么做,所以不选C。
2、单选题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体现公平原则。但公平与效率之间存在矛盾。公平只能是相对的,特别是对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发展生产力,提高效率应放在第一位。只有生产力和生产效率提高了,才能更好地实现社会公平。这段话主要支持的观点是_____。
A: 生产力决定社会公平原则的实现程度
B: 公平在任何国家都只能是相对的
C: 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不应片面追求公平
D: 要经济发展水平上不去,就不能实现社会公平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 C 考点表面主旨题 解析根据提问方式可知考查表面主旨。“特别是”表示更进一步。材料主要强调的是“特别是”后面的内容,即在我国经济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应该把效率放在首位,不能片面的追求公平。故正确答案为C。A项在材料中未提及。B项未抓住材料重点。D项说法过于绝对。
3、单选题 能源同时也是一个关乎妇女切身利益的问题。不可持续能源会对人类健康造成伤害,而其中最大部分受害者是妇女。每年全球有将近200万人因暴露在危险的煮食、取暖和照明环境下吸入有害烟尘而死亡,而其中85%是死于相关癌症、呼吸道感染和肺病的妇孺,另有几百万人因此罹患相关疾病。对这段文字理解最准确的是_____。
A: 能源会对人类健康尤其是妇女的健康造成伤害
B: 不可持续能源对人类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妇女群体
C: 基于不可持续能源对人类的伤害,发展可持续能源很必要
D: 全球85%的妇孺死于癌症、呼吸道感染和肺病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细节判断题解析由提问可知为细节判断题。A项表述不恰当,能源对人类健康的伤害程度是相同的,由于妇女更多的处于危险的环境中,所以死亡比例更高,用“尤其”来修饰伤害的程度,不够恰当;C项属于过度延伸,文段中没有涉及到这一观点,排除;D项混淆概念,题干是“200万死于相关癌症、呼吸道感染和肺病的人”中有85%是妇孺,而选项中的主语是“全球妇孺”有85%死于相关癌症、呼吸道感染和肺病,扩大了主语范围,排除;B项“主要”一词说明比例更高,与具体事例中的数据呼应。故正确答案为B。
4、单选题 红色旅游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创新方式。红色旅游,红色是内涵、资源、特色、品牌。旅游是实质,即红色旅游在实质上是一项旅游活动,而不能将其直接等同于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这段文字意在告诉我们_____。
A: 红色旅游具有很强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文化功能
B: 红色旅游已成为一项重要的政治工程、文化工程
C: 红色旅游具有很强的政治功能,但首要的还是其旅游的功能特征
D: 红色旅游能够把旅游事业与经济发展密切结合起来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C考点隐含主旨题解析据提问标志词“意在”可知此题考查隐含主旨。文字的前两句话主要讲了红色旅游的内容和含义,第三句话说明了其实质是旅游。可见C项概括准确、全面。文中并未提到红色旅游的文化功能,也未提及红色旅游已成为一项工程,所以A、B错误;这段文字重点在于告诉我们,政治功能不是红色旅游的本质,因此D项没有揭示该定义的本质属性,故错误。所以正确答案选择C。
5、单选题 政府每出台一项经济政策,都会改变某些利益集团的收益预期,出于自利,这些利益集团总会试图通过各种行为选择,来抵消政策对他们造成的损失,此时如果政府果真因此而改变原有的政策,其结果不仅使政府出台的政策失效,更严重的是使政府的经济调控能力因丧失公信力而不断下降。这段文字主要论述了_____。
A: 政府制定经济政策遇到的阻力
B: 政府要对其制定的政策持续贯彻
C: 制定经济政策时必须考虑到的因素
D: 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控能力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表面主旨题解析据提问可知此题为表面主旨题。文段主要论述的是出台经济政策后,政府不能因为受到“某些利益集团的抵制”而“改变原有的政策”,否则会导致严重的后果:政策失效,更严重的是使政府的经济调控能力因丧失公信力而不断下降,B正确。A、D项未把握重点,“阻力”和“调控能力”分别是引出问题和加强论证文中观点的元素,并非文段主旨;C项偷换时态,文段中讨论的是“经济政策出台后”的事情,不是“制定经济政策时”的事情。故正确答案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