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01-15 18:23:04
A.只体现我国工人阶级意志和利益
B.是人民中各个阶级、阶层和群体意志的简单相加
C.是工人阶级和全体人民共同意志的体现
D.这种共同意志是自发形成的
A.人民法院
B.公安机关
C.人民检察院
D.仲裁委员会
A.低于成本价处理积压商品
B.对长期客户账外给予回扣
C.利用有奖销售推销新型产品
D.花高价聘请明星作产品形象代言人
A.友情
B.恋爱
C.爱情
D.婚姻
A.一定社会或阶级对人们的行为提出的基本要求和准则
B.一个人在长期的一系列的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稳定心理特征
C.一个人基于一定的道德认识,自愿选择的有利于他人或社会的行为
D.一个人在一次、两次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偶尔的内心状态、心理特征
A.始于10周岁,终于死亡
B.始于16周岁,终于60周岁
C.始于18周岁,终于65周岁
D.始于出生,终于死亡
A.姓名权
B.亲权
C.肖像权
D.生命权
A.民事制裁
B.刑事制裁
C.行政制裁
D.行政处分
A.3日内
B.5日内
C.10日内
D.15日内
A.3个月
B.6个月
C.1年
D.2年
A.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
B.任何公民都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C.任何组织和个人的违法行为都必须依法受到追究
D.允许有少部分不受法律约束的特殊公民
A.法系
B.法律体系
C.法学体系
D.法的历史类型
A.人
B.物
C.行为
D.智力成果
A.某法官住家休息时主动为邻居调解纠纷
B.税务机关以涉嫌偷税为由对某企业的纳税情况进行检查
C.检察机关以涉嫌贪污为由批准对某犯罪嫌疑人实施逮捕
D.婚姻登记机关以男女双方未达到法定结婚年龄为由拒绝颁发结婚证书
A.男方刚满21周岁
B.女方刚满20周岁
C.女方家长不同意双方的结合
D.男方是汉族,女方是回族
A.公共生活
B.公共秩序
C.公共场所
D.公共领域
A.职业道德
B.家庭道德
C.社会公德
D.公共秩序
A.可有可无的
B.职业要求的
C.多余的,因有专人打扫
D.应该的,是爱护环境卫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表现
A.社会道德风尚
B.经济发展水平
C.对外开放程度
D.传统文化积淀
A.诚实守信
B.尊老爱幼
C.文明礼貌
D.爱护公物
A.耻辱
B.光荣
C.叛逆
D.幽默
A.团结友善的要求
B.明礼诚信的要求
C.勤俭自强的要求
D.敬业奉献的要求
A.以诚实守信为重点
B.以团结友爱为重点
C.以大公无私为重点
D.以学法守法用法护法为重点
A.反对一切形式的个人利益
B.维护个人所属的小团体或单位的特殊利益
C.在现实中追求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最大和谐发展
D.在任何情况下,只要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就必然要个人做出牺牲
A.奴隶道德
B.农民道德
C.社会主义道德
D.共产主义道德
A.小生产者的道德要求
B.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要求
C.合理利己主义的道德要求
D.社会各阶级普遍的道德要求
A.完全否定中国的传统和现实
B.往往对本民族进行过度的颂扬和崇拜
C.盲目倡导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一切领域都与西方接轨
D.主张学习和吸收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
A.自卑
B.嫉妒
C.宽容
D.羞怯
A.理想是未来的,现实是当下的
B.理想是观念的,现实是客观的
C.理想是完美的,现实是有缺陷的
D.理想来源于现实,在将来又会变成新的现实
A.学习任务
B.生活目标
C.职业理想
D.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