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4-17 11:54:48
1、单选题 世界自然基金会的报告显示,如今生物物种消亡的速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快。目前非洲有13000头犀牛,而原先在这片大陆上,这种庞然大物的数目曾达到100万头。在非洲,河马的数量下降了95%,现在那里只有1300头河马,而在30年前,这种厚皮动物的数量达到29000头。每年至少有800头河马的牙齿和肉在非洲被交易。对这段的理解正确的是_____。
A: 世界自然基金会的主要职能是关注和保护地球生物物种
B: 在过去的30年中全世界河马的数量已经下降了95%
C: 现在生物物种的消亡速度要大大快于其他种类的动物
D: 人类的活动是河马数量急剧下降的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D考点隐含主旨题解析据提问知此题为隐含主旨题。文段首句指出“生物物种消亡的速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快”,最后一句又指出“每年至少有800头河马的牙齿和肉在非洲被交易”,通过这些揭示人们是人类的活动造成了河马数量急剧下降,D选项符合题意。A项观点文段没有提及,应排除;B项表述不正确,应该是非洲河马的数量下降了;文段没有对物种的消亡速度做比较,因此C项也是错误的。故正确答案为D。
2、单选题 住房商品化意味着将住房推向市场,主要依靠市场调节来解决住房问题,同时也就意味着要大大减轻政府的负担,减少政府对住宅的干预。但政府绝不能从大包大揽一下子就变为撒手不管。在迈向住宅商品化的过程中,住房的社会福利成分日趋下降,经营利润会逐步成为追逐的目标,旧的住房分配制度中的不合理现象很可能会被一些新的不合理现象所取代,在经济动荡期间,新的不合理现象同样会威胁社会的稳定,在市场调节乏力时,政府的干预就显得格外重要。这段话主要说明的观点是_____。
A: 住宅商品化是必然的趋势
B: 住宅商品化后,政府将不再直接干预住宅业
C: 住宅商品化后也会有不合理现象存在
D: 政府在住房商品化过程中仍然要加强干预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D考点表面主旨题解析由提问方式可知本题为表面主旨题。文段首先提到住房商品化意味着政府要减少对住宅的干预,接下来话锋一转,指出在迈向住宅商品化的过程中威胁社会稳定的不合理现象依然存在,在市场调节乏力时,政府的干预就显得格外重要。由转折关系词“但”可知,整个材料的语意重点是其后的内容,即在住房商品化过程中政府的干预仍是必不可少的。D项表述最符合文意。A、B、C项表述片面,均未抓住材料的语意重点。故正确答案为D。
3、单选题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有“工业维生素”美称的稀土全球年消费量从3.3万吨增加到10多万吨。由于特殊的原子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稀土不仅是钢铁、有色金属、石油化工和轻工纺织等传统产业不可缺少的重要原料,而且随着科技的进步,在光电信息、催化、新能源、激光等高技术和新材料领域中显示出不可替代的作用。当今世界,几乎每隔3~5年人们就会发现稀土的一种新用途,每四项新技术就有一项与稀土有关。这段文字主要说明_____。
A: 稀土的特性和价值正逐步被人类了解
B: 我国稀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C: 国际社会已将稀土视为一种战略资源
D: 稀土的开发利用制约着高新技术应用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A考点表面主旨题解析由提问可知本题为表面主旨题。文段前两句提到了稀土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高新技术行业,第三句提到了关于稀土的新用途不断被发现。综上可知,稀土被利用的程度越来越高,A表述与之相近,故正确答案为A。B是概括了前两句,不够全面;C、D属于无中生有,文段没有提到。
4、单选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2008年定为“马铃薯年”,俗名“土豆”的马铃薯被联合国的专家们称为“隐藏的宝贝”。联合国用一种农作物命名一个年份,在历史上只出现过一次,就是2003年——国际水稻年。今年的主角为什么不是“玉米”、“苹果”,偏偏是土豆这个深埋地下、不起眼儿的小东西呢?因为解决全球粮食安全问题需要土豆。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_____。
A: 土豆和水稻都是重要的农作物
B: 全球粮食安全问题应引起重视
C: 土豆被提到粮食安全的战略高度
D: 土豆潜在的巨大价值有待进一步开发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C考点表面主旨题解析据提问方式可知本题属于表面主旨题。文段最后两个句子为因果关系的设问句,一问一答揭示了文段的主旨,即“解决全球粮食安全问题需要土豆”,故正确答案为C。A、B、C三项都没有体现出土豆仔解决全球粮食安全问题上的重要性,故不选。
5、单选题 许多人很崇尚言论自由,以为言论自由就可以解决思想自由的问题。实际上,言论表达的自由并不必然走向思想自由。假如我们观察网络媒体上的有些表达,就会发现它存在着一种极端化的趋势,严谨的人不一定参与表达和讨论,同时网络煤体上有许多非理性的谩骂和恶意攻击等等。结果虽然言论自由了,但一个人的思想表达很容易遭到围攻,这不是思想自由,仅仅是言论自由而已。这段文字意在强调_____。
A: 思想自由的前提并非言论自由
B: 言论自由将导致思想的极端化
C: 思想自由并不等于言论自由
D: 言论自由不必然导致思想自由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D考点隐含主旨题解析根据提问“意在”一词知本题为隐含主旨题。材料首先提出一些人认为言论自由可以解决思想自由的问题,接着用“实际上”引出自己的观点——“言论表达的自由并不必然走向思想自由”,后文通过举例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因此材料要主要强调的是自己的观点,D项正确。A项错误,材料说的是言论自由不一定能带来思想自由,并未提及思想自由的前提;B、C项不是材料的观点。故正确答案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