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4-17 05:38:55
1、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具体行政行为的是_____。
A: 医院开具《死亡医学证明》
B: 工商局吊销营业执照
C: 交警开具违章罚单
D: 民政局颁发社团登记证书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A考点行政法 解析具体行政行为包括三个构成要件:第一是主体要件。具体行政行为的主体必须是合法存在的行政主体,包括国家行政机关,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第二是功能要件。即具体行政行为能强制性地直接导致行政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第三是客观要件。即行政主体客观上实施了运用行政职权或职责的行为。医院不是行政机关,也不是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不具主体要件;《死亡医学证明》是医院在执业范围内从事诊疗活动中出具的依据自然科学知识,从医学角度说明居民死亡及其原因的医学证明文件。该行为不能强制性地直接导致行政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不具功能要件;医院出具的死亡医学证明是居于执业权利,即医疗权利而出具的,并非居于行政职权或职责,该证明不具客观要件。综上,医院出具的《死亡医学证明》其性质非具体行政行为。故本题选A。
2、单选题 以下不属于对公务员的处分的种类是_____。
A: 警告
B: 记过
C: 罚款
D: 撤职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C考点公务员法解析《公务员法》第五十八条:“处分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不包括罚款,故正确答案为C。
3、单选题 从1988年到2004年,我国现行宪法先后进行了四次修正。其中“将乡镇人大的任期,由三年改为五年”是在_____。
A: 1988年的第一个宪法修正案
B: 1993年的第二个宪法修正案
C: 1999年的第三个宪法修正案
D: 2004年的第四个宪法修正案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D考点宪法解析从1988年至2004年,我国共进行了四次宪法修正案,其内容分别为:1988年宪法修正案:(1)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从而确定了私营经济在我国的法律地位。(2)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从而有效保护我国的土地资源。1993年宪法修正案:(1)增加了“坚持改革开放”内容,将建设“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修改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使国家的奋斗目标更为科学和实事求是。(2)确认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3)取消了“农村人民公社”,确认“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的法律地位。(4)将县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的任期,由三年改为五年,以利于发挥县级政权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职能作用。1999年宪法修正案:(1)将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并列写入宪法,确认邓小平理论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2)确认了我国现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3)删去了“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的提法,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2004年宪法修正案:(1)“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2)“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3)新增“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4)“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故正确答案为D。
4、单选题 第一个建立起现代公务员制度的西方国家是_____。
A: 美国
B: 英国
C: 日本
D: 法国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世界历史解析1833年英国政府各部开始实行官职的考试补缺制度。1853年英国议会派遣麦克莱等3人组成委员会调查东印度公司的用人制度。该委员会在调查报告中明确提出了要摒弃用人制度上的“恩赐”主义,实行考试任用制度。1854年,英国财政部高级官员查里斯•屈威廉和斯坦福•洛斯克特对英国文官进行了全面调查,提出了著名的《关于建立英国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1870年,英国政府又颁布了第2号枢密院令,对文官的考试、录用、等级结构等重要原则做了进一步的确定和完善。至此,世界近代史上的第一个文官制度在英国正式确立。本题选B.
5、单选题 我国立法上将犯罪分为10类,并通过《刑法》分则第一至第十章分别予以论述,这种分类主要是依据_____。
A: 主体的不同
B: 客体的不同
C: 主观要件不同
D: 客观要件的不同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刑法解析犯罪构成包括四个方面:主体、主观要件、客体、客观要件。简单来说,主体是犯罪行为人,客体是犯罪受害者,主观要件是指犯罪人是故意还是过失的心理态度,客观要件是指犯罪最终 实现的一个结果。我国刑法分则是以犯罪同类客体为主,以犯罪主体或者惩治犯罪的特殊需要为辅,对犯罪进行分类。因此选B项。本题相关知识点:《刑法》分则第一至十章分别为(一)危害国家安全罪;(二)危害公共安全罪;(三)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四)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五)侵犯财产罪;(六)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七)危害国防利益罪;(八)贪污贿赂罪;(九)渎职罪;(十)军人违反职责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