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4-17 05:25:53
1、单选题 随着全球肉类产量的进一步增加,畜牧业对全球温室效应的影响也会增长。目前畜牧业用地已经占到地球土地面积的30%。作为牧业增长最为迅速的一个门类,畜牧业还会占用更多的土地用来生产饲料和放牧。在拉丁美洲,为给牧场腾出空间,已经有70%的森林遭到砍伐。目前畜牧业对全球825个陆地生态区中的306个造成了威胁,并且威胁到1699个濒危物种。这段文字意在说明:_____
A: 应严格控制畜牧业发展
B: 畜牧业造成的污染严重
C: 畜牧业发展面临的瓶颈
D: 发展畜牧业的环境代价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A。这是一道片段阅读意图推断类的题目。按照言语答题技巧“行文脉络切入”的思维,我们知道这是一道“总分类”的题目。第一句话是总的部分,提出论点,其余的“分”部分都是对“总”部分的论点进行数据说明。本段的主题句是“畜牧业对全球温室效应的影响也会增长”,对本句进行同意替换,再进行进一步的引申,我们可以知道这道题的正确选项是A项。然而,这个正确选项往往会被大多数同学第一时间排除掉。主要的原因是这句话不符合大家的常识思维。相应的,虽然有很多同学会因审题不明而把此题当做主旨概括题而选择D项,但更多的同学会把目光集中在B项,实际上第二项在题面中并没有任何的体现,但是因为符合常识的思维,因而被误选的机率极高
2、单选题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精神的力量是伟大的。50年来,在雷锋精神的感召下,涌现了一大批雷锋式的先进人物,“当代雷锋”郭明义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今天,无论是遍布全国的上百支郭明义爱心分队,还是郭明义微博上的680万“粉丝”,或是郭明义先进事迹报告会上泪流满面的听众,无不表明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发展,雷锋精神不但没有过时,而且越来越焕发出时代风尚的独特力量,越来越成为人们热切的心灵呼唤.强烈的道德自觉。雷锋式先进人物的出现说明了_____
A: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精神的力量是伟大的
B: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雷锋精神没有过时
C: 新的时代,雷锋精神依然是引领时代风尚的独特力量
D: 任何时代,人们都需要热切的心灵呼唤和强烈的道德自觉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主旨概括题。文段第一句话进行背景铺垫,从而引出话题好人好事。文段的重点由第三句话后半部分“无不表明”引导。论述的主题是雷锋精神,通过递进关联词语“不但”、“而且”可知,递进关联词语之后的内容为重点,即雷锋精神是时代风尚的独特力量,即C项论述的内容。A项没有提及雷锋精神,可根据主体排除法进行排除。B项是在递进之前的内容,偏离文段中心。D项论述的主体被偷换成“人们”且“任何时代”的表述过于绝对。因此C项正确。
3、单选题 健康的人体必须保持微碱性状态,以PH值在7.3左右为宜。如果人体血液呈酸性,血黏度和胆固醇都比较高,人就容易疲劳,同时人体的抵抗力也会下降。而荤菜几乎都是酸性食品(奶类、血品例外),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节日饮食切莫餐餐都只吃大鱼大肉,要有碱性食物搭配着吃,以求人体的酸碱平衡。含碱量最高的要数海带,其次是青菜、莴笋、生菜、芹菜、香菇、胡萝卜、萝卜等等。下列叙述符合文意的是_____。
A: 吃海带能驱除人体疲劳
B: 血液呈酸性人体就会疲劳
C: 人体健康与PH值密切相关
D: 人体PH值为强碱性最宜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 C考点细节判断题 解析据提问知本题属于细节判断题。选项A过度推断。文段中只提到了“人体血液呈酸性……人就容易疲劳”,而“含碱量最高的是海带”,但并不能由此推出“海带能驱除疲劳”。选项B“就会疲劳”理解错误,文段中提到的是“人就容易疲劳”。选项C表述正确。选项D“强碱性”表述错误,文段中讲到的是“微碱性”。正确答案为C。
4、单选题 随着科技的发展,转基因技术正在从挑战自然和违背自然的方向转变到尊重自然和顺应自然的方向。与第一代转基因作物的设计思路截然不同,新一代 转基因作物采用的是基因沉默技术,它标志着转基因技术里程碑式的突破。作者接下来最有可能谈论的是_____。
A: 新一代转基因技术顺应自然规律
B: 比较两代转基因技术的作用原理
C: 适用于新一代转基因技术的作物
D: 生物技术进步对于自然界的贡献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A考点接语选择题解析据提问知此题考查接语选择考点的语句衔接题。文段谈论的重点是转基因技术向着尊重和顺应自然的方向转变,尾句提出新一代的基因沉默技术,下文应该重点解释这个新技术,解释它究竟是如何顺应自然规律的,如何被认为是里程碑式突破的,选项A符合。D项文中并未提及,排除。B项,文中对第一代技术真是顺带提及,没有要比较的意思,排除;C项适用作物和尊重自然规律无关。故正确答案为A。
5、单选题 我国是桂花的故乡,西南、中南地区是它的原产地。现在各地都有种植。在中国战国时代,屈原的《九歌》中就曾多次出现“桂舟”、“桂酒”等词,这是最早以桂入诗的例子。陕西省勉县城南定军山武侯墓前有两株桂花,相传栽种于汉代,已有1700多年历史,人们称它们为“汉桂”。 从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知道的是_____。
A: 我国栽种桂花已有1700多年历史
B: 桂花多在我国西南、中南地区种植
C: “汉桂”是最早入诗的桂树
D: 《九歌》是我国最早的诗词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 A 考点细节判断题 解析此题考查细节判断。由“栽种于汉代,已有1700多年历史”可知,A项正确。由材料“西南、中南地区是它的原产地。现在各地都有种植”可知,西南、中南地区只是桂花的原产地,不代表现在桂花多种在西南、中南地区,故B项错误。由材料“在中国战国时代……这是最早以桂入诗的例子”可知,桂花最早在战国时期入诗,故C项错误。材料提到《九歌》是最早记载桂花的诗词,并非我国最早的诗词,故D项错误。因此正确答案为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