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1-01 11:24:02
1、单选题 目前,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阶段。在当前的世界经济危机中,我们已有的外贸主导型经济模式可持续性越来越小。农业是经济危机的避风港,只有通过强农惠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粮食市场竞争力,来全面提高农民的收入,推动农村经济的大发展和广阔的农村市场需求的大升级,才能全面扩大内需,推动我国外向型经济向内向型经济的顺利转型。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_____。
A: 当前我国扩大内需最有效的途径应是大力发展农业
B: 世界经济危机可以成为我国经济转型的一个契机
C: 当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
D: 强农惠农政策是当前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D考点表面主旨题解析由提问可知此题为表面主旨题。文段先介绍了已有的外贸主导型经济模式可持续性越来越小的现状,然后通过必要条件关联词“只有……才……”指出了经济转型的思路,即“通过强农惠农政策带来的农村市场需求大升级效应全面扩大内需”是必要条件,只有必要条件满足了,才有可能最终实现外向型经济向内向型经济的顺利转型,D正确。文段的主旨在于论述如何实现“经济转型”,而A项把落脚点放在“扩大内需”上,不正确;B项经济转型的契机不是文段论述的重点;C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文中没有涉及,属于无中生有。故正确答案为D。
2、单选题 在良好的政治中,公共权力必须受到制约。制约公共权力的方式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刚性制约;另一类是软制约,也就是道德对权力的制约。制约权力不仅要健全制度,使权力的制约具有刚性;还要发挥官德的作用,让良心制约权力。这段文字主要说明_____。
A: 道德对权力的制约是维护社会公平的基础
B: 建立健全制度是对公共权力软制约的有效手段
C: 良好的政治是由有良心官员来创造的
D: 领导干部道德修养不容忽视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 D 考点表面主旨题 解析此题为非典型的隐含主旨题。根据递进词“还要”可知文段的主旨在段尾处,即“要发挥官德的作用,让良心制约权力”,由此可引申出D项。至于A项,文中没有提到维护社会公平的问题,而且根据文意我们也得不出的这样的结论;B选项中概念错误,建立健全制度是对公共权力“刚性制约”的有效手段,且不是文段的主旨所在;C项未把握重点,没有谈到公共权力制约问题。故正确答案为D。
3、单选题 专家与知识分子这两个概念并不重合。术业有专攻,固然是重要的,但未必就能从中形成一个知识分子的精神气质、天下关怀的人生态度和敢于怀疑、敢为天下先的批判精神。如果大学只能培养出与社会的多元职业结构相一致的各类专家,那么,我们民族的精神存在将不再可能在一个特定的人群中获得其自我意识和自我表达。一旦民族的所有成员都被充分融入到社会的利益体系中去,社会的良知就将失去其表达器官,民族的命运将被无声地操纵于资本逻辑之手。依据文段的观点推断,正确的一项是_____。
A: 理想的大学教育应该塑造能够自我意识和自我表达我们民族精神的知识分子群体
B: 知识分子应当具有天下关怀的人生态度和敢于怀疑、敢为天下先的批判精神
C: 大学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具有民族精神的知识分子而非术业有专攻的专家
D: 目前大学教育的最大问题在于偏离社会良知,导致民族命运被操纵于资本逻辑之手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 B 考点细节判断题解析据提问可知此题是细节判断题。根据“但未必就能从中形成一个知识分子的精神气质、天下关怀的人生态度和敢于怀疑、敢为天下先的批判精神”可以推出B选项是正确的。材料的意思是大学不能只培养各类专家,还要培养知识分子,所以A、C项的表述都不全面,有失偏颇;材料中说的是“一旦……民族命运将……”是假设未来会出现的状况,而不是已经存在的问题,D项表述错误。故正确答案为B。
4、单选题 官员这种人从早到晚都在解决有答案的问题,头脑已经被训练成这样,因此不是当政治人物的料。政治人物的任务是处理没有答案的问题,去应付很有可能无解的问题。然而,一个人越是被训练成优异的官员,就越以为问题都是有答案的,一定可以解决,因此一遇到可能无解的问题就束手无策,甚至拍拍屁股一走了之。所以,一个人越是被训练成官员,就越会变成不称职的政治人物。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一项:_____
A: 一个优异的官员总以为问题都是有答案的
B: 政治人物的任务是处理没有答案的问题
C: 不是所有的官员都能成为政治人物
D: 最优异的官员是差劲的政治人物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C考点表面主旨题解析根据提问可知本题为表面主旨题。材料为“分总”结构,前面为客观事实的描述,然后用“所以”得出结论。根据总结关系词“所以”可以判断,整个材料语意重点应是其后的内容,即“一个人越是被训练成官员,就越会变成不称职的政治人物”,即被训练成解决有答案的问题的官员无法成为真正优秀的政治人物,换言之,并非所有的官员都能成为政治人物,故正确答案为C。AB项均为前面客观描述的部分,不能称为文章的主旨,故排除。D选项具有干扰性,“优异的官员”会变成“不称职的政治人物”,而非D中的“是”,故错误。
5、单选题 一个悲观的人,把所有的快乐都看成不快乐,好比美酒到充满胆汁的口中也会变苦一样,生命的幸福与困厄,不在于降临的事情本身是苦是乐,而要看我们如何去何从面对这些事。这段文字意在告诉我们_____。
A: 世界原来是美好的,我们应该热爱生活
B: 用悲观的态度去认识世界,是人类的天性
C: 心情的颜色决定着世界的颜色
D: 为物所扰,为己所累,是现代人的生存困难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C考点隐含主旨题解析据提问可知此题为隐含主旨题。文段构成“举例说明—提出观点”的结构,故文段主旨在后半句,即“不在于降临的事情本身是苦是乐,而要看我们如何去何从而对这些事”,意在告诉我们的是:我们面对问题的心情决定了事情的色彩。C理解正确。A项“热爱生活”、B项“人类的天性”、D项“现代人的生存困难”在文中没有体现,属于无中生有。故正确答案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