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库 ★ 
 ★ 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 
系列重要讲话 “十三五”规划 政府工作报告 中央一号文件 十八大报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毛泽东思想 宪法 刑法 民法 行政法 诉讼法 合同法 婚姻法 继承法 物权法 人文常识 科技常识 常识判断 定义判断 类比推理 历史常识 逻辑判断 片段阅读 数学运算 图形推理 病句判断 选词填空 主旨概括 资料分析 时事政治

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库《片段阅读》(2020年最新版)高频考点特训(二)

时间:2020-11-01 09:01:5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尽管在最近的选举调查中,所有的被调查者回答说:“他们分别忠于两个主要政党的其中之一。”但是在这两个主要政党的每个政党中有过三分之一的选民说,他们对这两个主要政党的施政纲领已不再着迷,如果有第三个政党成立,他们将会加入这个党。然而,即使这个调查反映了全体选民的观点,新成立的政党也没有机会在全部选民中吸引走三分之一的选票。 上述这段话意在说明_____。
A: 现在,选民对这两个主要政党的施政纲领已不再着迷的程度是空前的
B: 对这两个主要政党的施政纲领已不再着迷的选民,被很不同的施政纲领所吸引
C: 大多数被调查者,过高地估计了对这两个主要政党已不再着迷的选民的比例,他们说这个比例超过了50%
D: 在所有的被调查者中接近一半的人报告说,他们更有可能对这两个主要政党都不投票,而是在这两个主要政党之外进行改投
E: 任何新政党的成立,都将会激发从来没有参加过投票的公民,使他们加入投票行列并成为经常性活动



2、单选题  当众羞辱学生,以冷酷的惩罚性体验“培养”了学生的自卑、仇恨甚至社会攻击倾向,还侵害了自尊心、信任能力和集体归属感。一次当众羞辱就是对人的尊严的一次践踏,反复的羞辱体验则将导致人格尊严的丧失。而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价值——爱、道德、公民品格与社会凝聚力——都有赖于人对自我、对他人的尊严的确认与珍视。 对材料的理解不当的一项是_____。
A: 当众羞辱对青少年心灵具有严重的伤害性
B: 对自我、对他人尊严的确认和珍视,将凸显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价值
C: 学生有了自卑、仇恨甚至社会攻击倾向,就会走向犯罪
D: 学生被多次当众羞辱将导致其人格尊严的丧失



3、单选题  我们如果把人生比作几何图形中的一个圆。在一个已经画好的圆上,你要找到起点在哪、终点在哪,固然是很困难的,但你要找出其半径有多长,则是比较容易的。圆有半径,人生也有半径。生命的宽度、厚度及重度,就是由你的人生半径决定的。人生半径越大,你的生命的空间也就越大。 这段文字的意思主要是_____。
A: 生活中年少者的价值远胜于年长者的并不少见
B: 生命虽然是个充满变数的事物,但它也是可以度量的
C: 不是有生命就有价值,也不是活得越久就越有价值
D: 度量生命,首先应该度量你的所思所想、所言所行、所作所为



4、单选题  原始社会的人们自觉或不自觉总能意识到,世上并不具有真正的坐享其成,为了生存,必须拿起改造自然的武器。改造自然客观上已经属于对神灵的摆脱,但改造自然极为不易,某些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偶然的机遇。在这种情况下,古人一方面凭着自己的力量获得某些胜利,另一方面又把胜利归功于神灵。 这段话主要支持的观点是_____。
A: 原始社会普遍存在着对神灵的崇拜
B: 原始社会的人们对神灵的崇拜是由于生活环境的恶劣
C: 原始社会中,人们往往把成功的希望寄托在神灵保佑上
D: 神灵观念的产生是由于原始社会人们生产能力的低下



5、单选题  生态文明是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在对人的活动意义进行深刻反思之后提出的文化变革目标。早在19世纪,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就作出了警惕自然界报复的预言,并且说:“只有一个在其中有计划地进行生产和分配的自觉的社会生产组织,才能在社会关系方面把人从其余的动物中提升出来。”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及生态问题产生的实际领域,生态文明应当是物质文化的进步状态,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构成一个逻辑序列。 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是_____。
A: 生态问题其实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生态问题与社会问题紧密相关
B: 生态破坏的社会根源是社会生产组织并未自觉、有计划地进行生产和分配
C: 生态文明的建设,其实就是加强环境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D: 要解决生态文明的建构问题,还得要回到《自然辩证法》的基本立场上去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公务员考试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公务员考试成绩快速提升技巧 公务员考试行测电子教材
 ★ 公务员考试信息汇总 ★ 
 ★ 公务员考试试题汇总 ★ 
 ★ 省市县导航及其他考试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