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0-22 03:03:54
1、单选题 一位父亲深情地对大学毕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儿子说:“世界上只有没出息的人,没有没出息的工作。”这位父亲是要告诉儿子,要树立_____。
A: 自主择业观
B: 竞争就业观
C: 职业平等观
D: 自主创业观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C解析据提问知此题为隐含主旨题。材料中父亲的话重点在“没有没出息的工作”,可见父亲意在强调工作的平等性,认为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是一种职业平等的价值观。A、B、D项均没有切合“平等”。故正确答案为C。考点隐含主旨
2、单选题 西方现代文论认为,一部作品产生后就是独立的文本,和作者无关。然而这个原则却不适用于中国传统文学。中国古代的文学家,很多是朝廷的官员或预备官员,至少是读书人,是文明的传承者,他们的言行是社会风尚的风向标,文学承载着移风易俗的责任,因此社会价值体系对文学家的人格有较高的要求。如汉代的扬雄写过赞美王莽的文章,因而被宋人看不起;严嵩的诗写得好,但是后世读的人少,诗集也少有刊刻——怎能让祸国殃民的罪人立言不朽呢!古人虽也说过“孔雀虽有毒,不能掩文章”的话,但仍坚持“德艺双馨”的文艺评论原则。根据这段文字,下列哪项符合传统上中国古代对文学作品的看法:_____
A: 文如其人
B: 文以载道
C: 知人论世
D: 诗以言志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A,解析:“文如其人”指文章的风格同作者的性格特点相似,现也指文章必然反映作者的思想、立场和世界观;“文以载道”意思是用写文章来阐述道理;“知人论世”原指了解一个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背景。现也指鉴别人物的好坏,议论世事的得失;“诗以言志”用诗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和决心。由“西方……一部作品……和作者无关,然而……不适用于中国传统文学”、“社会价值体系对文学家的人格有较高的要求”、“坚持‘德艺双馨’的文艺评论原则”可知,文段说的是“文章”和“人格”之间的关系,“文如其人”符合题意,当选。故正确答案为A。考点:表面主旨题
3、单选题 在社会大生产条件下,为了满足社会对各种使用价值的需要,就要付出各种性质不同的劳动,就要根据各种使用价值需要的相应比例分配社会总劳动。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个观点,即_____。
A: 在社会生产中,各种使用价值的需求量是不同的
B: 应通过市场的价值规律来调节社会总劳动的分配
C: 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在社会总劳动的分配中实现的
D: 按比例分配社会总劳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表面主旨题解析据提问可知本题属于表面主旨题。由“要根据各种使用价值需要的相应比例分配社会总劳动”可看出,文段主要想说明的内容是分配社会总劳动的依据,四个选项中与此相关的选项只有B项,以此可排除A、C、D三项。“市场的价值规律”即文段中的“使用价值需要”。故正确答案为B。
4、单选题 对伐盗林木者要严肃查处,如果姑息宁事,少数人得不到惩处,就会使更多的人____,最终使国家资源蒙受损失。填入上面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
A: 以身试法、肆无忌惮、群起效尤
B: 肆无忌惮、以身试法、群起效尤
C: 肆无忌惮、群起效尤、以身试法
D: 群起效尤、以身试法、肆无忌惮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 C考点语句填空 解析本题考查语句的填空。填入的语句应为三个成语的排序,“肆无忌惮”指放肆到什么都不顾忌;“群起效尤”指大家一起向坏的学习,通常为贬义;“以身试法”指试着亲身去做触犯法律的事,指明知故犯。根据下文“最终使国家资源蒙受损失”可知,必须要做了之后才能受到损失,比较三个词语,“肆无忌惮”和“群起效尤”均不是“行为动作”,而为“心理活动”,仅靠“心理活动”是无法造成损失的,所以最后的词应为“以身试法”,排除ABD。再看两个心理活动,应是先“什么都不顾忌了”才会“去学习”,即“肆无忌惮”在“群起效尤”之前,验证C正确。正确答案为C。
5、单选题 城墙是古代城市的标志,也是研究城市发展的独特角度。对中国城墙的描述,自古以来就大量出现在正史、方志、文学作品或绘图绘画中,并且是都城学、规划学、军事学等多门学科的重要研究对象,这说明城墙并非一堵“墙”那么简单。可以说,每一座古城墙,都是一本厚重的大书,每一块城砖、每一座城门、每一段护城河,都是这本大书中的一行一页。面对如此厚重的中国城墙,我们当心存敬畏。这段文字意在说明_____。
A: 应对古城墙的文化遗产价值予以重视
B: 古城墙的文化价值远高于其商业价值
C: 亟须对现存的古城墙开展保护和研究
D: 城墙为研究城市发展提供了独特视角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A考点隐含主旨题解析据提问知此题为隐含主旨题。文章首先介绍了城墙的历史价值,接着引出了作者观点“城墙并非’一堵墙‘那么简单”,我们要对城墙的文化遗产价值予以重视。B错在原文没有提到”商业价值“,C错在原文没有提到”保护和研究“城墙,D项说的是城墙的历史价值,不是原文想要强调的主旨。故正确答案为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