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库 ★ 
 ★ 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 
系列重要讲话 “十三五”规划 政府工作报告 中央一号文件 十八大报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毛泽东思想 宪法 刑法 民法 行政法 诉讼法 合同法 婚姻法 继承法 物权法 人文常识 科技常识 常识判断 定义判断 类比推理 历史常识 逻辑判断 片段阅读 数学运算 图形推理 病句判断 选词填空 主旨概括 资料分析 时事政治

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库《片段阅读》(2020年最新版)高频试题预测(八)

时间:2020-10-22 02:19:1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炫耀的目的,都是希望在某个层次上获得成功,如某人确有钱财,确实美貌,确有文才,有口才,那你就炫耀吧,用现在一个词儿:展示。你总能获得局部成功,但成本太大,别人在认可你的同时,也要剥夺你本来具有的一些别的美德,比如稳重,比如谦虚。世人总是心照不宣地认为,看他那个讨厌劲儿啊! 由上述文字可推知,“炫耀”是_____。
A: 施展的舞台 
B: 成功的催化剂
C: “双刃剑” 
D: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C【解析】 由文段“别人在认可你的同时,也要剥夺你本来具有的一些别的美德”可知,“炫耀”是把“双刃剑”。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2、单选题  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讲,赞美的可信度要靠批评的自由度来检验。如果我们处在一个不能自由表达批评意见的环境中,那么无论赞美的声音表达得有多么充分,也不能让公众信以为真,因为最真实的评价总是在一个可以自由竞争的言论环境中产生的。一旦缺失了这一保障赞美言论公信力的制度土壤,哪怕赞美真的是出自当事人的真情实感,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的最准确的是_____。
A: 赞美与批评是矛盾的统一体
B: 真实的赞美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C: 批评和赞美都需要自由的言论环境
D: 能够自由表达批评才能有真实的赞美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D考点表面主旨题解析根据提问可知为表面主旨题。第一句为主旨句,后面是对第一句的阐述,而D是主旨句的同义转换,表述恰当。故正确答案为D。



3、单选题  通货膨胀的直接后果之一就是现金的购买力降低。一位俄罗斯的退休女科学家抱怨说,她和家人辛苦一辈子积累的钱存在银行里,原先够花几十年,可是通货膨胀使他们存的钱只够买一千克香肠。一个诚实的劳动者遭受如此不公正的损失,自然就会产生愤怒的心情,甚至触犯法律。当社会中这样想的人很多时,社会的道德水平将大大降低,社会的安定性就会被破坏。这段文字的主要观点是_____。
A: 通货膨胀将会使诚实劳动者的利益受到很大的损害
B: 城市的劳动者遭受不公正的损失就容易触犯法律
C: 通货膨胀会大大降低诚实劳动者的生活水平
D: 通货膨胀的一个严重后果是破坏社会的安定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D考点表面主旨题解析据提问可知此题为表面主旨题。文段首先提出通货膨胀的直接后果,并举了一个典型的例子,然后分析因为这个直接后果可能会引起的间接后果——破坏社会的安定。文段层层递进,所以想表达的主要观点在文末,即通货膨胀的一个严重后果是破坏社会的安定,D正确。A项的“很大”和B项的“就容易”一词有些绝对,且没有提及“破坏社会安定”这一严重后果,未把握重点;C项“大大降低……生活水平”无中生有。故正确答案为D。



4、单选题  1994年到1997年4年时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仅10%多一点,到2011年接近22%,如果考虑到土地出让和其他政府基金性收入,有专家估计政府收入占GDP的比重超过30%。而同期,企业或者是资本收入占比也大幅度提高。一个佐证是,2002年底,企业存款为64298.47亿元,低于当时的个人存款,而到2011年底,企业存款(央行新的统计科目为“单位存款”,口径相当)上升到423086.61亿元,增长了5.58倍,远超同期个人存款2.68倍的增幅。通过这段文字,作者想表达的观点是_____。
A: 收入越来越向政府和资本倾斜
B: 政府应适当降低税收
C: 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较快
D: 政府收入过高会成为企业的负担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A考点态度理解题解析由提问可知本题为态度理解题。文段通过举例分别说明了“财政收入”和“资本”两个方面的巨大增幅。A与文意最接近,故正确答案为A。



5、单选题  公安部有一位领导曾经做过调查,结果发现信访群体中 80% 都是农民,没有一个是科级以上干部亲属,包括村主任的亲属都没有。国家信访部门负责人也曾说过:群众信访反映的问题中 80% 以上是有道理的。这段文字意在说明的是_____。
A: 我们要正确对待上访群众所反映的问题
B: “各负其责”不应该只是口号,“就地解决问题”是一个重要的工作
C: 上访往往是社会最基层、最弱势群体不得已而采取的一种自我维权行为
D: 应加强基层干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 C考点隐含主旨题解析根据提问中的“意在”可知本题考察隐含主旨。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信访群体中80%都是农民,没有一个是科级以上干部亲属”,这表明上访人群是社会最基层、最弱势的群体,从“反映的问题中80%以上是有道理的”可以看出上访人群并非无中生有,而是切实想要找到解决问题。由此可引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申为,上访已经成了他们不得已而采取的一种自我维权行为,C项正体现了这一点。题干材料并没有提及对待上访群众所反映问题的态度,也没有说到干部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不选A、B、D。故正确答案为C。




首页 上页 7 8 9 下页 尾页 8/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公务员考试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公务员考试成绩快速提升技巧 公务员考试行测电子教材
 ★ 公务员考试信息汇总 ★ 
 ★ 公务员考试试题汇总 ★ 
 ★ 省市县导航及其他考试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