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0-22 01:41:31
1、单选题 最初的人类,为了寻找足够的食物,经常过着一种漂泊不定的生活,漂泊到一个地方,即随便找个临时夜宿处。这种时常迁徙但又随遇而安的居住方式,应当视作人类从巢居形式进入穴居形式之前所经历的一个过渡阶段。对文中“过渡阶段”的概括最正确的一项是_____。
A: 人类为了寻找食物,经常过着一种漂泊不定的生活。
B: 人类寻找食物找到什么地方,就在什么地方住下来。
C: 漂泊到什么地方,即随便找个临时夜宿处。
D: 时常迁徙但又随遇而安的居住形式。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 D 考点词句理解题 解析此题为词语理解类词句理解题。从最后一句“这种时常迁徙但又随遇而安的居住方式,应当视作……一个过渡阶段”,因此“过渡阶段”指代的就是“时常迁徙但又随遇而安的居住方式”,D正确。A、B、C三项都是“时常迁徙但又随遇而安的居住方式”的解释性描述,不具概括性,不符合提问要求。故正确答案为D。秒杀技对于考查代词指代内容理解的题目,通常从代词最近的句子中寻找,并且大多数情况下代词所指代的内容是代词前的句子。
2、单选题 “90后”一代拥有一个网络童年,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社会变迁在他们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他们中的不少人使用“火星文”,装扮怪异,喜欢动漫,照毕业照时不会正襟危坐,而要追求“古灵精怪”的效果……例如舆论的关注点和兴奋点都集中在这些个性行为上,关于“90后”的刻板印象就会悄然形成。从而导致对这个群体的认知偏差。这段文字未暗示的信息是_____。
A: 舆论过分关注“90后”的个性行为
B: “90后”身上也蕴含着优秀的品格
C: 社会应以包容的心态看待“90后”
D: “90后”受到网络文化的巨大影响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细节判断题解析据提问可知此题是细节判断题。材料叙述了“90后”身上的个性行为,但并没有提到这些是他们身上的“优秀品格”,故不能推出B项。A项由原文“舆论的关注点和兴奋点都集中在这些个性行为上”可以推出;根据“关于‘90’后的刻板印象就会悄然形成,从而导致对这个群体的认知偏差”可知,文段对舆论过于关注“90后”的个性行为是不认同的,认为不该刻板地看待他们,可以推出C项表述符合文意;D项由首句可以推出。故正确答案为B。
3、单选题 传统的创新观念认为创新没有固定结构,不遵从规则和模式。想要成为创新者的人被告知要“跳出固有思维模式”,“尽情拓展思路,用与你的产品和服务毫不相关的东西做类比”。我们则主张一种截然不同的方法:在众所周知的框架内思考,不要跳出它的范围。人在专注于某个状况或问题的内部因素时,创造力才是最强的,通过对某个特定的创新任务进行界定,之后对其外延加以封闭,由此,我们大多数人才可能会更具持久的创造力。这段文字意在说明:_____
A: 专注是提升创造力的重要影响因素
B: 框架内的思维往往会更有助于创新
C: 忽视规则和模式的观念不利于激发创造力
D: 没有固定结构的创新会限制创新者的思维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解析:文段由传统的创新观念引出所持观点,创新可以不跳出框架,并且当人们专注于某个状况或问题的内部因素时,创造力才是最强的。因此,文段意在说明框架内的思维往往会更有助于创新,即B项。故正确答案为B。考点:隐含主旨题
4、单选题 历史学家的工作对象是史料,这些史料主要是各种文献、遗存,它们可以归为广义上的文本,而且最终它们都要以语言形式进入史家的研究。就此而论,历史学家永远无法真正直接接触到过去本身,而只能借助于各种历史文本而对过去有所言说,因而,____。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
A: 文本性就是历史学家的全部工作所无法脱离的樊篱
B: 无法接触完整的史料对历史学家来说是一种遗憾
C: 对史料本身的收集和考证就成了史学家客观性的保证
D: 重建和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就成了历史学的根本目的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A考点语句填空解析“因而”表因果,前面提到“只能借助历史文本面对过去有所言说”,所以接下来应该说的是“历史研究脱离不了文本”,A表述与之一致。故正确答案为A。B项偷换概念,“完整的史料”等于“过去本身”,排除;C属于无中生有,文段中并没有提到,排除;D项使因果关系变得矛盾,以无法完成的事情作为目的,逻辑明显错误,排除。
5、单选题 选拔干部的“潜规则”令人愤慨。 1 ,领导干部不仅应做 到不加入“潜规则”游戏,还应该亮出自己的立场。对那些探头探脑跑官要官的,对那些拉关系、套近乎、编织小圈子的,对那些卖弄小聪明踩着别人往上爬的,对那些心怀叵测买官卖官的,要坚决顶回去。 2 ,如果对这些不轨之举、不端之行宽容,那实际上就是对公正和公平的亵渎,是对老实人的轻慢,是对实干者的漠视。公平不是曲从众意,公平也不是无原则迁就平衡,“和事佬”其实和不了事。 3 ,谁都不得罪,结果往往是心劳日拙,手忙脚乱。 4 。“为政者,每人而悦之,日亦不足矣”这句话是从原文抽出的,请选择它的恰当位置。_____
A: 1
B: 2
C: 3
D: 4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 C考点语句填空解析据提问可知此题是语句填空题。“为政者,每人而悦之,日亦不足矣”的意思是:如果执政的人要去讨得每个人的欢心,那时间可就太不够用了。3项之后的语句“结果往往是心劳日拙,手忙脚乱”正是对此句的解释说明。所以“为政者,每人而悦之,日亦不足矣”应放在“结果往往是心劳日拙,手忙脚乱”之前,而不是之后,所以3对4错。并且“为政者”这句话与前文“和事佬”和不了事在语义上也有明显的承接关系。故此句应放在3处。材料第一句说选拔干部的“潜规则”令人愤慨,之后说干部对“潜规则”应该有什么样的态度。这之间与“为政者是不是要去讨人欢心”并没有关系,所以不能放在1处;2后的“对这些”中的代词“这些”明显指代2处之前提到的诸多不端行为,所以2前后是紧密联系的,所以“为政者”这句也不能放在2处。故正确答案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