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5-23 22:12:15
1、单选题 据了解,针对药价虚高的现象,国家发改委希望通过药品降价的方式来解决。据统计,自政府恢复对部分药品价格实行管制以来,已经进行了17次药品降价。截至目前,已经制定、调整了国家医保目录的1000多种药品的最高零售价。但由于流通环节的烦琐和暗箱操作等原因,药品价格依然很高,实际药价与患者的期望值仍然具有较大的差异。根据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知道_____。
A: 国家已经通过调整国家医保目录的1000多种药品最高零售价解决了药价虚高的问题
B: 患者认为药价过高是患者期望值过高的缘故
C: 对药品价格实行管制是解决药价虚高的根本办法
D: 通过减少流通环节和实施透明操作使药品降价已成为当务之急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
题目详解:本题属于寓意启示题型,主要考察推断类中的劝导说服类,本题对应的解法是对原文信息进行读取,寻找中心句。“但由于流通环节的烦琐和暗箱操作等原因,药品价格依然很高,实际药价与患者的期望值仍然具有较大的差异。”这是文段的中心句。从这我们可以知道,药价虚高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A项是错误的。同时,这句话也说明对药品价格实行管制并不是解决药价虚高的根本办法。因此,C、B都是错的。所以,本题选择D答案。考查点:言语理解与表达>片段阅读>推断类>劝导说服类>寓意启示
2、单选题 干部精神状态如何,或大或小地影响到老百姓的生活和福祉。如果每个人都振作起来,就会把各方面的工作干得更好,就可能使社会多增加一些就业岗位;就可能使农民收入增加;就可能使贫困地区的中小学多增加几张课桌。这段话的中心论点是_____。
A: 干部精神状态的好坏,直接决定着老百姓生活质量的高低
B: 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领导干部的带头模范作用分不开
C: 如果每个人都振作起来,就可能增加就业岗位
D: 干部作风和干劲是推动我们各项事业发展进程的领导力量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A、B、C三项都只是提到了文段论述的一个方面,不能概括这段话的中心论点。D项则很好地概括了文段的中心。
3、单选题 夏天少数人为贪图凉爽,早餐以冷饮代替豆浆和牛奶,这种做法在短时间内不会对身体产生影响,但长期如此会伤害“胃气”。在早晨,身体各系统器官还未走出睡眠状态,过多食用冰冷的食物,会使体内各个系统出现挛缩及血流不顺的现象。所以早饭时应首先食用热稀饭、热豆浆等热食,然后再吃蔬菜、面包、水果和点心等。这段文字主要谈的是_____。
A: 夏天吃早餐的重要性
B: 夏天早餐喝冷饮的危害
C: 夏天早餐应吃什么食物
D: 夏天吃早餐的注意事项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D考点表面主旨题解析据提问可知本题属于表面主旨题。文段先提出问题“早餐吃冷饮会伤害胃气”,然后分析问题“为何会伤害胃气”,最后解决问题“应该怎么吃,先热后凉”。“所以”后的内容是文段论述的重点,即夏天吃早餐的注意事项,故正确答案为D。文段并没有阐述夏天吃早餐的重要性,故排除A;文段谈论夏天早餐喝冷饮的危害是为了引出“应该怎么吃”,故也不选B;C项属于强干扰项,文中提到应该吃什么食物是为了说明夏天吃早餐的注意事项,因此排除。
4、单选题 费孝通在反思一生学术研究时,提出“文化自觉论”。他说:“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根据这段文字,“文化自觉”的主要作用是_____。
A: 使文化的发展方向更为可控
B: 使人们能更加适应不断发展的文化
C: 使人们更深刻地了解文化的来源和特点
D: 使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和转变更为容易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A考点细节判断题解析据提问知本题为细节判断题。根据题干,费孝通说的“文化自觉”指的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这种“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由此可知,“文化自觉”最主要的作用是“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文化转型体现的就是发展方向的问题,自主能力则对应“可控”,A项表述正确。B项主体错误,“文化自觉”的作用是文化的作用,而非对“人”;C项是“文化自觉”的内涵本身而不是“作用”;D项缩小了材料意义范围,“文化自觉”的作用并不仅仅限于“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和转变”。故正确答案为A。
5、单选题 从众心理,是社会心理的普遍现象之一。所谓从众,是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或违背自己的意见,使自己的言语、行为保持与群体一致的现象。这种现象就是从众,即群体能产生压力,使人们的思想在压力下趋于一致。这段话支持了这样一种论点是_____。
A: 在实际工作中,工作群体应当更为强调人的个性
B: 个体对群体越信任,个体的行为就越容易趋向群体行为
C: 从众心理在实际工作中产生的是消极的效应
D: 个体从众达到一致或是被迫服从,或是自愿接受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 D 考点表面主旨题 解析根据提问方式可知考查表面主旨。整段材料构成“陈述铺垫——提出论点——补充说明”的分——总——分的结构。总的部分是材料的主旨,即“所谓从众……使自己的言语、行为保持与群体一致的现象”。“放弃意见”是自愿接受,“违背意见”是被迫服从,故材料的论点是“个体从众达到一致或是被迫服从,或是自愿接受”,正确答案为D。A项的“个性”、B项的“信任”、C项的“消极的效应”材料均未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