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2-26 04:40:21
1、单选题 汉语的词量具有表量和修辞功能。如“一只鞋”和“一双鞋”、“一头羊”和“一群羊”。这里的只和双、头和群起着限定和区别鞋、羊之数量关系的功能。修辞的功能,如“一头大象”和“一只大象”,“一尊佛像”和“一座佛像”,“一幅画”和“一张画”。在这里,“头”与“只”并没有数量上的差别,而只有形象上的差别。同样,尊和座、幅与张也没有数量上的差别而只是情感和格调上的差别。
对这段话的理解准确的是_____。
A: 表量功能是量词的基本特点
B: 修辞功能是量词的基本特点
C: 表量功能和修辞功能是量词的基本特点
D: 表量功能和修辞功能都不是量词的基本特点
2、单选题 读书的设计是一个立体性、动态性的设计,围绕着某个问题、某种原有的优势的拓展,既可以在纵向上涉及古今,又可以在不同层面上涉及中外以及诸种学科。知今不知古,就罕能清理出事物的原理;知古不知今,就罕能悟透事物的意义和它们运行的曲线;知中不知外,就容易使自己的知识封闭起来;知外不知中,就容易使自己的知识失去根,变得虚浮空泛。古今中外在某一问题上进行互参,是读书深入以后应该追求的通则。
这段文字强调了读书的真谛是_____
A: 日新月异
B: 融会贯通
C: 博古通今
D: 博采众长
3、单选题 语言要素的变化,有时并非等待社会生活的变革而变化——也就是说,即使社会生活没有发生显著变动,语汇、语音和语法都可能悄悄地起变化,语汇的变化比较显而易见,语法的变化却少些。
这段话直接支持的观点是_____。
A: 语言要素的变化并非完全受社会生活支配
B: 语言要素的发展变化是经常存在的
C: 当社会生活发展变化时,语言要素的变化比较明显
D: 一般地讲,语汇变化较语音变化明显
4、单选题 宋朝的朱熹,曾经给《论语》做过注释,可是假如当孔子正在跟颜回、子路他们谈话的时候,朱熹闯了进去,不管他们在讲什么,他是一句也听不懂的。不光是古代的话后世人听不懂,同一种语言在不同的地方也经历着不同的变化,久而久之也会使这个地方的人听不懂那个地方的话,形成许许多多方言。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_____。
A: 由于语言不通,朱熹对《论语》的注释不可能是完全正确的
B: 不同的语言、方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沟通和交流
C: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不同的地区,语义语音的变化是非常显著的
D: 孔子、颜回和子路讲的方言和朱熹讲的方言是完全不同的
5、单选题 北京天坛祈年殿、圜丘的各层组排,均是以天阳之数“九”及其倍数呈扇环形展开的,即由内层至外层分别为九、一十八、三十六……这个天阳之数“九”来源于《易经》乾卦的“九”,如《易经•乾》“上九,亢龙有悔”,即言“九”为阳数之极,此时为阳之亢极。神圣的祈年大殿用“九”及其倍数排列,寓含着崇尚天阳的信息,这是《易经》符号学在古代建筑中的体现。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_____。
A: 我国古代建筑体现着功用、审美的特点
B: 我国古代建筑蕴藏着一种数字符号信息
C: 《易经》与我国古代建筑中的符号信息
D: 我国建筑艺术的最高境界暗含符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