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2-16 03:56:25
1、单选题 最新一项研究表明,到本世纪末,地球平均气温将比现在升高3℃。这一预测是以近年来地球气温升高现象与温室效应为依据的。温室效应,在物理学上是指透视阳光的密闭空间由于与外界缺乏对流等热交换而产生的保温效应。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它可以减少地表热量向空间散失,使大气层保持一定的热量。根据上文,下列关于“温室效应”概念的解释,准确的是_____。
A: 指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剧增以后,又与外界缺乏对流等热交换,从而使地表气温相应升高的效应
B: 指在接受阳光的密闭空间中能够影响地表气温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使地表气温升高的效应
C: 指由于与外界缺乏对流等热交换,能够接受阳光的一定密闭空间中所产生的一种保温效应
D: 指大气中主要的温室气体,通过减少地表热量向空间散失,在特定密闭空间中产生的保温效应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D考点细节判断题解析此题考查词句理解。由材料“温室效应,在物理学上是指透视阳光的密闭空间由于与外界缺乏对流等热交换而产生的保温效应”和“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它可以减少地表热量向空间散失,使大气层保持一定的热量”可知,“温室效应”是温室气体通过减少地表热量项空间散失,使密闭空间与外界缺乏热交换而产生的保温效应。故D正确。由材料可知温室气体剧增而造成密闭空间与外界缺乏热交换,A项中的“又”未体现两者的因果关系。温室气体使气温上升的原理是“减少地表热量向空间散失,使大气层保持一定的热量”,而温室气体本身并不能影响地表温度,故B项错误。C项未提到“与外界缺乏对流等热交换”与温室气体的关系,没有全面理解“温室效应”的概念。因此正确答案为D。
2、单选题 18世纪产业革命以后,能源的大量开发利用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主流,其开发程度的规模直接决定了一国经济的增长,特别是煤炭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和大量廉价石油的供应改写了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发展史。经济学研究的能源战略也主要是如何以不断增长的能源供给保证经济社会发展日益增长的需要,而任何提高能源消费水平的研究和开发都被认为是不合算和不经济的,这种能源战略对鼓励人们开发利用资源,保证工业化国家基础建设和工业的高速增长起了积极作用,但对开发能源不作限制,造成了能源资源的破坏和浪费,形成了到现在还无法根治的环境污染和公害。根据这段文字,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能源战略的经济意义远远不能抵消其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B: 18世纪后的能源开发战略追求对能源的无限制开发和利用
C: 煤炭和石油的开发程度是一国经济发展的标志
D: 能源开发缺乏合理地规划使产业革命后的能源开发陷入无序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细节判断题解析根据提问可知为细节判断题。主要考查变型的主旨理解,需要整体把握文意。文段围绕话题“能源开发战略”展开陈述和评价,”18世纪……发展史”陈述历史背景即能源开发利用的状态及意义。之后用转折词“而”和“但”进行评价,重点在于转折词之后语意:一是能源消费水平研究和开发缺失,二是能源的过度鼓励开发破坏了环境。综合来看,B项是最佳理解。CD观点属于无中生有;A选项干扰性很强,其错在两点,第一,作者重点不在比较“意义”与“危害”的关系,第二,造成严重的环境危害也是为了说明“无限制开发和利用“的事实。综上,故正确答案为B。
3、单选题 有一个船夫在湍急的河水中驾驶小船,上面坐着一个哲学家。哲学家问船夫:“你懂得历史吗?”船夫说:“不懂。”哲学家说:“那你失去了一半生命。”哲学家又问:“你研究过数学吗?”船夫说:“没有。”哲学家说:“那你失去了一半以上的生命。”哲学家刚说完这句话,风就把小船吹翻了,哲学家和船夫两个人都落入水中。于是,船夫喊道:“你会游泳吗?”哲学家说:“不会。”船夫说:“那你失去了整个生命。”这段文字隐含的主要信息或道理是_____。
A: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B: 不懂得历史和数学,就等于生命失去了大部分灵魂
C: 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要能够学以致用,否则大而不当
D: 拥有实践能力比掌握理论知识重要,所以要善于实践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 D 考点隐含主旨题解析据提问可知此题属于隐含主旨道理推断题。这个寓言通过“一半生命”、“一半以上的生命”、“整个生命”的对比,讽刺了哲学家的夸夸其谈,而不知具体行动,体现的哲理是知道再多空洞的理论都没有用,关键是要学会在实践中运用。题干没有说明船夫和哲学家谁是“尺”,谁是“寸”,谁“短”,谁“长”,即未对这些技能作出评价,排除A;B项理解肤浅;C项没有体现出理论和实践的比较,且材料并没有体现出“要学以致用”。故正确答案为D。
4、单选题 日前大规模的信贷投款会引起通胀吗?如果经济复苏不明显,而银行系统依然开闸放水,那么大量资金并不能进入实体经济,从而会推高物价指数,并带来通胀,最坏的情况下甚至会形成“滞胀”,如果信贷的大规模投入伴随着经济复苏,那么,即使物价指数上涨,也是属于温和健康上涨,和通胀无关。这段文字意在说明_____。
A: 通胀的影响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可一概而论
B: 大规模信贷投放与通胀的发生之间并无必然的因果关系
C: 物价上涨的程度,是判断通胀是否发生的主要指标
D: 在经济迅速增长的情况下,通胀是不大可能发生的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隐含主旨题解析据提问可知此题为隐含主旨题。文段说明大规模的信贷投款只有在经济复苏不明显的情况下才会形成通胀,而如果信贷的大规模投入伴随着经济复苏则和通胀无关。由此可见,大规模信贷投放与通胀的发生之间并无必然的因果关系,B项符合题意。文段始终围绕“大规模信贷与通胀之间的关系”展开,A、C、D三项都没有体现两者之间的关系,且A项“通胀的影响”和D项无中生有,C项理解错误,跟据文段有无通胀都发生在“物价上涨”的情况下,因此得不出该结论。故正确答案为B。
5、单选题 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环境影响对人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到底哪个重要?双胞胎的研究对于回答这一问题有重要的作用。唯环境影响决定论者预言,一对双胞胎婴儿完全分开抚养,同时把一对不相关的婴儿放在一起抚养,那么,待他们长大成人后,在性格等特征上,前两者之间决不会比后两者之间有更多的类似。实际的统计数据并不支持这种极端的观点,但也不支持另一种极端观点,即唯遗传因素决定论。从以上论述最能推出的结论是_____。
A: 为了确定上述两种极端观点哪一个正确,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B: 虽然不能说环境影响对于人的发展起唯一决定作用,但实际上起最重要的作用
C: 环境影响和遗传因素对人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D: 双胞胎研究是不能令人满意的,因为它得出了自相矛盾的结论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既然实际的统计数据对两种观点都不支持,那么只能说明两者同时对人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故C正确。A显然不对,既然两种观点都不支持,那说明两种极端观点都是错误的;B属主观判断,无法确定两者中哪个因素对人的发展起着更重要的作用;D也是主观判断,不能说双胞胎的研究不能令人满意,它本身得到的结论并无自相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