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8-28 02:02:40
1、单选题 最初的人类,为了寻找足够的食物,经常过着一种漂泊不定的生活,漂泊到一个地方,即随便找个临时夜宿处。这种时常迁徙但又随遇而安的居住方式,应当视作人类从巢居形式进入穴居形式之前所经历的一个过渡阶段。
对文中“过渡阶段”的概括最正确的一项是_____。
A: 人类为了寻找食物,经常过着一种漂泊不定的生活。
B: 人类寻找食物找到什么地方,就在什么地方住下来。
C: 漂泊到什么地方,即随便找个临时夜宿处。
D: 时常迁徙但又随遇而安的居住形式。
2、单选题 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实行严厉的计划生育政策,每对夫妻只能生育一个孩子。计划生育有效控制了人口,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计划生育也使得独生子女家庭面临更大的风险。投资者强调不能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独生子女家庭却只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因为就算有更多的篮子,鸡蛋却只有一个,无论放在哪只篮子里,摔了也就没有了。
这段文字要说明的是_____。
A: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起始时间
B: 计划生育政策有风险
C: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D: 计划生育给独生子女家庭带来高风险
3、单选题 从我国古代文献看,商代甲骨文中已有“稻”字出现,在《诗经》中已有将黍、稻并提,春秋以前,因我国北方种稻量少,水稻被列为五谷“禾、僳、菽、麦、稻”;而至宋代,便因种植数量多而升级了,民间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说法;到了明代,更有“稻居廿七”之说,稻米成为我国的主要粮食。
以下说法与文意相符的是_____。
A: 水稻从商代开始种植
B: 春秋时期,北方不产水稻
C: 宋代人以稻米为主要粮食
D: 水稻在我国古代长期为五谷之一
4、单选题 我国是桂花的故乡,西南、中南地区是它的原产地。现在各地都有种植。在战国时代,屈原的《九歌》中就曾多次出现“桂舟”、“桂酒”等词,这是最早以桂入诗的例子。陕西省勉县城南定军山武侯墓前有两株桂花,相传栽种于汉代,已有1700多年历史,人们称它们为“汉桂”。
从这段文字,我们可以得知_____。
A: 我国栽种桂花已有1700多年历史
B: 桂花多在我国西南、中南地区种植
C: “汉桂”是最早入诗的桂树
D: 《九歌》是我国最早的诗词
5、单选题 堵车会延长人们的预期出行时间,造成心理上的不满和体能上的疲乏,但在美国以及欧洲等发达国家,堵车已经连带产生了一系列“堵车经济”,比如汽车餐厅,车内方便食品。车内有声读物、车内免提电话、车载视频等。濒临垂危的广播业也因汽车业的发展和堵车现象的增加,得以在交通广播领域施展拳脚。
由上述文字可以得出_____。
A: 堵车可以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
B: 广播业因堵车而重新焕发生机
C: 发达国家的人们并不在意堵车
D: 堵车经济可以减轻行为疲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