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库 ★ 
 ★ 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 
系列重要讲话 “十三五”规划 政府工作报告 中央一号文件 十八大报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毛泽东思想 宪法 刑法 民法 行政法 诉讼法 合同法 婚姻法 继承法 物权法 人文常识 科技常识 常识判断 定义判断 类比推理 历史常识 逻辑判断 片段阅读 数学运算 图形推理 病句判断 选词填空 主旨概括 资料分析 时事政治

2014年湖南公务员考试《行测》冲刺模拟题二(附答案详解)(三)

时间:2014-03-09 08:20:5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中并未涉及舒服愿意之意,排除AB两项。根据句中的在一个企业里出现两种不同的标准可知,句意说的是由于出现不同的标准而使人们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故人心涣散与句意不符,排除D项。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
  8.【答案】D。解析:精密:精确细密,强调精确,多用于形容仪器、设备等;周密:周到而细密,强调周全,多用于形容计划、调查等;严密:周到,没有疏漏,强调严谨,多用于形容理论、论证;根据词语适用的对象,可知题干中的搭配关系只能是精密的仪器周密的调查严密的论证,故正确答案为D
  9.【答案】D。解析:由限于某一特定历史时期没有可知,第一空应填一个表示持久的词语,B项中历久弥新D项中的经久不衰均符合题意,但考察一词与问题不搭配,所以排除B
  10.【答案】C。解析:陶冶,烧制陶器和冶炼金属,比喻给人的思想、性格以有益的影响,常与情操搭配。培养,指按照一定的目标进行教育和训练,使成为合格的人才。熏陶,指人的思想、行为、爱好等逐渐受到影响(多指积极健康的)。校园生活对人的影响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用熏陶更能体现这种渐进的过程。历练,经历世事得到磨练,与读书求学搭配恰当。因此C项为正确答案。
  11.【答案】A。解析:第一空,时代的联系搭配不当,排除C。题干中没有体现反省的意思,故第三空若填反省则有失妥当,排除D。一鸣惊人:一声鸣叫就使人震惊,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与题干所强调的注意平时点滴积累的文意不符,排除B
  12.【答案】D。解析:先看第二空。素昧平生指彼此一向不了解,与某人从来不认识。由前一空的四个选项可知,我对松花江很有感情,不可能不了解,排除A。既是大名鼎鼎则不可能闻所未闻C项两个成语前后矛盾,排除。比较BD两项,望洋兴叹原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缘铿一面指想见上一面,但总是差那么一点缘分。结合句意,D项的缘铿一面更符合句意。
  13.【答案】A。解析:承前启后:继承前面的,开创后来的。指继承前人事业,为后人开辟道路。争先恐后:争着向前,唯恐落后。结合句意可知这两词均不符合,排除。前仆后继: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紧跟上去,形容斗争的英勇壮烈。前赴后继:前面的冲上去了,后面的紧跟上来。形容不断投入战斗,奋勇冲杀向前。由句中无数英雄儿女献出了生命可知用前仆后继更合题意,故正确答案为A
  14.【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A唱主角应读juéB掺和应读chānD名噪一时应读zào。故答案为C
  15.【答案】B。解析:A项中七、八十年是概数连用,不用加顿号。C项中的问句是选择问句,第一个问号换成逗号,第二个问号应删去,因破折号在此起括号作用。D项全句为陈述语气,应将句末问号改为句号。
  16.【答案】A。解析:曾几何时:曾:曾经;几何:若干,多少。才有多少时候。指没过多久。对这个词语我们要把握住两点,一是它指过去,二是表示时间短,运用时这两条件缺一不可。用来修饰慈禧太后的陵寝曾经很坚固,但还是禁不住军阀火药的爆破,既包含了过去也包含了时间短,当选。举重若轻:比喻能力强,能够轻松地胜任繁重的工作或处理问题。与C项句意不符,排除。刮目相看: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这个成语是拿一个人的现在与过去相比。而C项,并无此意,应用另眼相看。拾人牙慧:牙慧,指别人说过的话。比喻拾取别人的一言半语当作自己的话。与D项句意不符,排除。
  17.【答案】A。解析:B项成分残缺,在坐落前加的博物馆或者的建筑C人流络绎不绝搭配不当,可删除D项搭配不当,将改为,或者将去掉;歧义,“迅速赶到的统辖医护人员还是医护人员、商场保安和在场群众不清。
  18.【答案】A。解析:B项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但冷眼瞧着我们不合氛围;C项运用了夸张的手法,但学习劲头像决了堤的洪水,势不可当夸张过分;D项把机器声隆隆的响声比作催眠曲,比喻不当。因此本题答案为A
  19.【答案】D。解析:可以将选项进行分类,以开头或以开头,说作品,说其人,从衔接上看,显然更合理。排除BC。比较AD,从结尾入手较好,是今人对孔孟的评价,是司马迁对孔孟的评价,其中为主张、宗旨的意思,呼应。自古及今,结尾更好。
  20.【答案】D。解析:除句外,其他五句说的都是读书的好处,基于话题一致的考虑,其他五句应相连,排除BC句说的是要善于选择,这与后文的读好书相对应,故应排最后。本题选D

  21.【答案】C。解析:先确定首句,项介绍作者的生长环境,应作为首句;由引出生长的城市厦门是对海水的描写;还有是对的补充;的结果;总结句。正确顺序是④③①⑥②⑤
  22.【答案】B。解析:文段首句即提出了观点——必须保持固定资产投资与流动资金投资的合理比例,然后针对轻流动资金积累的偏见,强调了流动资金投资对企业的重要性。由此可见,文段的主旨为B项。
  23.【答案】C。解析:文段首先列举了古代诗句中关于良马称谓的表述,指出紫燕飞燕都是良马的代称,最后一句用所以引出文段的主旨——武威铜马直接取名为紫燕骝飞燕骝更为贴切。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C
  24.【答案】C。解析:文段首先告诉我们什么是生态旅游,接着利用专家的说法说明现在社会上对生态旅游的认识是片面的,最后通过具体的实例说明生态旅游对珍稀动物的损害。由此可看出文段的观点是:现在社会上的生态旅游的片面认识与生态旅游要求的生态旅游的对象不应受到损害相悖。故本题答案选C。选项A仅是文段所举的一个例子,片面。选项BD不能由文段推出。
  25.【答案】C。解析:A项对应的原文是文学艺术总应该是生活现实的反映,而不能只是作者的自我表现,由此可见,作者强调的是文学艺术活动对生活现实的反映,而非生活现实与作者自我表现的结合,A项的表述错误。文中没有提及文学艺术活动的本质及文学艺术形象丰满的问题,BD属无中生有,故本题答案为C
  26.【答案】B。解析:文段第一句讲混凝土在青藏铁路建设中尤为重要,接着讲浇铸桩基最主要的因素是湿混凝土的温度,将湿混凝土的温度控制住便可在即使夏天冻土的上层发生融沉的情况下使深入地下的桩基坚固,承载力不发生改变,最后说明在永久冻土区修铁路,温度可能妨碍建设,也可能帮助建设。可见,B项的表述对文段的概括最恰当全面。A项和D项都只是文段部分内容,C修建青藏铁路的核心问题扩大了文段的论述范围,文段表述的是在青藏高原的永久冻土区修建铁路。
  27.【答案】B。解析:文段首句指出物质文化、技术文化的传播对人的精神世界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接着阐释了能够产生这一影响的原因。从整体来看,文段是围绕物质文化、技术文化对人们精神文化的影响展开的。故本题答案为B
  28.【答案】D。解析:文段中说转基因稻米早在7年前就被发明了,却迟迟没有出现在市场上。原因在于欧洲人一直对转基因食品持怀疑态度。文段最后一句明确指出西方人错置的道德观正夺去数百万穷国人口的生命。可见作者写此文的目的在于揭示欧洲人对转基因食品的歧视造成的严重后果。故本题答案为D
  29.【答案】B 解析:文段以道琼斯指数的例子说明,虽然看似涨幅巨大,但换算成每年的增长率其实并不高,只有53%。由此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每年百分之十的增长是不现实的。也就是说,如果有人许诺每年给你百分之十的增长,那多半是谎言。B项的结论衔接恰当。文段中并未提到股评家的炒作股市的短线搏杀、跟风炒作,也无法判断股市走向,故排除ACD。本题答案选B
  30.【答案】D。解析:影视从文学中找题材,文学是的一方,影视是的一方。由材料可知,大多数中国小说,不太适合改编成影视剧,则中国文学与影视联姻,应当是供不应求。故D项错误。
  31.【答案】C。解析:这段文字主要讲述的是楷模一词的由来。作者先是介绍了楷树和模树的特质,然后阐述如何由这两种树名演变到现在的楷模。四个选项中只有C原指一词体现出了文段为楷模溯源的意图。
  32.【答案】C。解析:文段先后介绍的是:《左传》中的一鼓作气是说战斗的;士气是指斗志;浩然正气中的也是带有战斗性的;义气正义感正气浩然正气一脉相承。这些内容的相同点是都具有战斗性,由此可知,文段意在说明气是积极战斗的,故正确答案为C
  33.【答案】C。解析:横线后的句子,举曹雪芹、钱钟书的例子和乾隆做对比,说明不爱张扬的却是真正的大作家,爱张扬的却不是真正的大作家。AB两项说大人物、大名声,本题说的是大作家而非大人物,更没说大名声,可排除。前一部分虽然谈的是大作家、大作品,但是最后的落脚点落在大作家上,D项错误,排除,故选C
  34.【答案】D。解析:文段是在借次优思维的滥用来讽刺某些地区车改的荒唐,作者的态度是反对和谴责的。ABC三项只是单纯论述次优思维,而没有涉及车改,不如D项合适。
  35.【答案】B。解析:这段文字主要论述的是草根精英两大阵营日渐走向平衡,两者的差别趋于模糊化,而出现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的平衡法则。A项未提到草根这一关键词,可首先排除。C项本身表述错误,两者只是在知识和智力上趋于平等,在经济基础和政治地位上还是有明显差别的,也排除。D项属主观臆断,无法从文段中推出,排除。因此本题答案为B

36.【答案】A。解析:1011213×1415843×93573×513171816)。
  37.【答案】B。解析:13153×61014164×5101192×510,(19)+74×410
  38.【答案】D。解析:6×928263×915124×614100×9=(-6)+6
  39.【答案】A。解析:8÷4191710÷221169÷3161312÷3=(17)-13
  40.【答案】D。解析:48185×6531×2844×105(-25)。
  

49.【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得a+b=45100a+b=504(a-b),解这个方程组,得a=25,b=20

57.【答案】B。解析:本题可采用排除法。A项,题干中给出的五个三位数中的个位数均不是2,不符合题意,排除AC项,题干中给出的五个三位数中的十位数字均不是3,不符合题意,排除CD项,题干要求每一个数与商品编号恰好都有一个数字在同一个数位上,在给出的五个三位数中,320D328有两个数字相同,不符合题意,排除D。故选择B
  58.【答案】B。解析:由从第1棵树走到第15棵树共用了7分钟可知从第1棵树到第2棵树要用151)=05分钟,30分钟可以走30÷0560个间距,所以往前共走了(604÷232个间距,可知走到第33棵树时开始往回走。所以选B

  61.【答案】A
  62.【答案】B。解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必须坚定不移地为之奋斗。
  63.【答案】D。解析: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都是手段,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64.【答案】D。解析: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最根本的保证。故选D
  65.【答案】D
  66.【答案】B。解析:中国代表团夺得111014铜,位列奖牌榜第四位。
  67.【答案】C。解析:《行政处罚法》第50条规定,执法人员当场收缴的罚款,应当自收缴罚款之日起二日内,交至行政机关;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7/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公务员考试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公务员考试成绩快速提升技巧 公务员考试行测电子教材
 ★ 公务员考试信息汇总 ★ 
 ★ 公务员考试试题汇总 ★ 
 ★ 省市县导航及其他考试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