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5-20 09:43:15
1、单选题 将以下6个句子重新排列组合:①内大街小巷中辣子与熏肉的香味四季飘香歌声可惊醒每一扇临水的窗户。②凤凰县位子吉首市与怀化市之间偏西的地方醉酒一样憨态可掬,多情湘女,婆娑而过。有月光的晚上,苗民男女的对城区傍沱江而建,沱江如酒,沿江的吊角楼就如美人。③出了城,见一山如利剑穿空,拔地而起,日天星山。④下得山来,性犹未尽,还可去奇梁洞。⑤进山,再见斧削刀砍的绝壁中一清溪婉转。跨过清溪,登栈道,古树夹道,怪石峥嵘。⑥上山顶,一平台豁然开朗,中有一方池为“天池”,汩汩溪流,却久旱不涸,常有麝獐叹水,百鸟低回。排列组合最连贯的是_____。
A: ②①⑤③④⑥
B: ②①③⑤⑥④
C: ⑥②⑤①③④
D: ⑤③④②①⑥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
题目详解:本题属于词句排序题型,主要考察推断类中的排序衔接类,本题对应的解法是识别陷阱类型中的推断不当,我们主要关注的是合乎段际逻辑,具体表现在遵循空间顺序。通过阅读可以发现,这一段文字所描述的是凤凰古城,②为提出这一主题的发语句,所以应该在段首。而在进行描写时所遵循的是“城内”、“出了城”、“进山”、“上山顶”、“下得山来”这样的顺序,这些关键词在句中都有体现,并且暗示了下一句将要表达的内容,因此按照这样的顺序,可以得出正确的排序为②①③⑤⑥④,所以,本题选择B答案。考查点:言语理解与表达>片段阅读>推断类>排序衔接类>词句排序
2、单选题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仿佛已经是很久了,知天乐命、宠辱不惊的达观精神,就支配着我们的灵魂,也支配着我们的散文写作。像《与吴质书》和《恨赋》中这种直面死亡因而对生命绝不苟且的态度,不仅为我们所陌生,而且也让我们难以接受。然而,这种态度的存在,正证明了中国思想从来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单一。是不是已经到了这样的时刻,我们终于厌倦了把散文当作犬儒精神的传声筒,而重续起中国文学史上另一种精神的散文写作?通过以上文字作者意在表达的是_____。
A: 我们的时代呼唤生命意识的觉醒
B: 对知天乐命的达观精神充斥散文的否定
C: 对散文所传达的达观精神以及认真对待生命态度的赞美
D: 对另一种散文写作精神的呼吁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D【解析】意图推断题。找到关键词“然而”,后面的内容表达了作者的一种观点,对“这种态度”进行澄清和肯定,最后一句递进,通过疑问句的形式引起读者思考,实则表达了作者对“这种态度”的散文精神的呼吁。A选项凭空扩大了文段的内涵,B项是对作者观点的曲解,C项喧宾夺主,不是作者要表达的重心。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3、单选题 教育家告诉我们,教育的终极目标应当是培养人格健全、智慧闪耀的大写的人。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考虑,我国近年来努力推行素质教育,期待培养“有素质的新一代”。但实践中,素质教育在很多地方被曲解以致走人误区:很多学校将素质教育和音体美教育或业余爱好教育等同起来。他们没有认识到,人之所以为人,首先不在于他有多少才艺,而在于他以一个社会有机组成的个体意识,珍爱自己的生命,懂得和掌握生存之道,做到了这一点,就是以对社会、对他人负责的精神,构筑了一个个健全而坚强的个体。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_____
A: 素质教育不等同于培养个体的才艺,还具有更深层的意义
B: 素质教育在实践中变了味,背离了国家推行素质教育的初衷
C: 音体美教育只能培养个体的才艺,对提升其素质帮助不大
D: 真正的素质教育在于培养个体健全的人格和生存、生活之道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这段文字通过介绍教育终极目标的论述,引出“素质教育”这个话题。我国推行素质教育的初衷是好的,但有些地方却误把素质教育和音体美教育或业余爱好教育等同起来,忽略了最根本的人格教育,这种舍本逐末的做法是应该被纠正的。A项“更深层的意义”表述过于模糊,没有体现出文段中一再强调的健全人格的培养问题,排除。B项说素质教育在实践中走人了误区,表述过于绝对,文段中说的是“很多地方”,而且走入误区这个事实也不是文段意在说明的内容,排除。C项说明的对象是“音体美教育”,文段的重点在“素质教育”,排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4、单选题 文学最基本的特征是对自由心灵的表达,是伟大思想与丰富想象力的结合。而“网络文学”的特质正是“表达的高度自由”、强烈的“个性化”和非功利性。网络作家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各种各样的身份与职业,而且绝大多数与文学无关,他们的知识结构与身份背景千差万别,他们的创作也因此有着别样的风情与广阔的视野。网络文学往往以颠覆经典文本的面貌出现,在写作中以轻松、嘲讽的气氛取胜,与传统文学正儿八经的叙事、抒情相比,神与貌皆相去甚远。这就要求我们以全新认知面对这一文学形态。有学者提出,网络文学最鲜明的特征是“写作”与“生存”的共生状态,这与目前主流文坛的写作方式有很大不同,他们是“在生存中写作”,而职业性作家文学则在很大的意义上是“在写作中生存”。 下面叙述中,不属于网络文学特征的是_____。
A: 具有“表达的高度自由”、强烈的“个性化”和非功利性
B: 网络作家有着与文学无关的身份与职业,因而创作有着别样的风情与广阔的视野
C: 以颠覆经典文本的面貌出现,在写作中以轻松、嘲讽的气氛取胜
D: “写作”与“生存”的共生状态,作家是“在生存中写作”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 B 考点细节判断题解析由提问方式可知本题为细节判断题。跟据文中“网络作家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各种各样的身份与职业,而且绝大多数与文学无关”,由“绝大多数”可知,“网络作家有着与文学无关的身份与职业”的说法过于绝对,B项说法错误。A项说法正确,由“‘网络文学’的特质正是‘表达的高度自由’、强烈的‘个性化’和非功利性”可以推断得出;C项说法正确,由“网络文学往往以颠覆经典文本的面貌出现,在写作中以轻松、嘲讽的气氛取胜”可以推断得出;D项说法正确,由文段最后一句话可以推断得出。故正确答案为B。
5、单选题 随着时代的进步,生态文明越来越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正如国外学者所指出的,“没有环境保护的繁荣是推迟执行的灾难”;不保护环境,经济就会陷入“增长的极限”;通过保护环境优化发展,经济则会有“无限的增长”。对“没有环境保护的繁荣是推迟执行的灾难”的准确理解是_____。
A: 没有环境保护的经济发展势必带来生态文明的灾难
B: 没有环境保护,经济繁荣只会昙花一现
C: 经济发展一定会造成环境破坏
D: 有了环境保护,经济才会有持续的发展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A考点词句理解题解析文段涉及到国外学者的观点有三个分句,B、D对应后两点;C说法过于绝对,未在文段中体现;“推迟执行的灾难”意为灾难肯定会来临,只是推迟而已,A表述与之最接近。故正确答案为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