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库 ★ 
 ★ 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 
系列重要讲话 “十三五”规划 政府工作报告 中央一号文件 十八大报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毛泽东思想 宪法 刑法 民法 行政法 诉讼法 合同法 婚姻法 继承法 物权法 人文常识 科技常识 常识判断 定义判断 类比推理 历史常识 逻辑判断 片段阅读 数学运算 图形推理 病句判断 选词填空 主旨概括 资料分析 时事政治

2009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标准预测试卷(八)(二)

时间:2011-04-26 11:43:0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说的“英雄”,是指个别杰出人物,主要是指帝王将相和少数英雄人物,他们或者具有非凡的才智(主观唯心主义观点),或者是某种神秘的客观精神的代表(客观唯心主义观点),他们的思想动机决定历史的发展.可以看出英雄史观的前提是唯心主义,即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

13、 中国近代首先喊出“振兴中华”口号的是()

A.孙中山

B.毛泽东

C.周恩来

D.邓小平

参考答案: A

1894年11月,孙中山成立兴中会.在为兴中会起草的章程中他明确提出:“是会之设,专为振兴中华、维持国体起见”.

----------------------------------------

14、 毛泽东提出,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国家政治生活的

A.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B.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C.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力量

D.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参考答案: A

1956年,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进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毛泽东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前期探索取得了重大的理论成果,先后发表了《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提出了工作中心转移、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并举等方针.但是在1957年反右扩大化以后,他错误地夸大了当时阶级斗争的状况,否定了八大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认识,逐步用阶级斗争取代了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主题,最终导致了“文化大革命”.

----------------------------------------

15、 我国刑法规定,对已满14岁不满18岁的人犯罪的()

A.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B.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

C.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

D.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参考答案: A

《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

16、 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B.又聋又哑的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C.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D.精神病人犯罪,不负刑事责任.

参考答案: D

《刑法》第十八条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本法第十九条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

17、 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为()

A.原判刑期以上.三年以下,不得少于一年

B.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不得少于六个月

C.原判刑期以上,三年以下,不得少于六个月

D.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不得少于一年

参考答案: D

《刑法》第七十三条规定:“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11/1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公务员考试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公务员考试成绩快速提升技巧 公务员考试行测电子教材
 ★ 公务员考试信息汇总 ★ 
 ★ 公务员考试试题汇总 ★ 
 ★ 省市县导航及其他考试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