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库 ★ 
 ★ 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 
系列重要讲话 “十三五”规划 政府工作报告 中央一号文件 十八大报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毛泽东思想 宪法 刑法 民法 行政法 诉讼法 合同法 婚姻法 继承法 物权法 人文常识 科技常识 常识判断 定义判断 类比推理 历史常识 逻辑判断 片段阅读 数学运算 图形推理 病句判断 选词填空 主旨概括 资料分析 时事政治

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库每日一练《主旨概括题》(2017年08月21日)高频试题特训(五)

时间:2017-08-21 06:46:1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在社会大生产条件下,为了满足社会对各种使用价值的需要,就要付出各种性质不同的劳动,就要根据各种使用价值需要的相应比例分配社会总劳动。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个观点,即_____。
A: 在社会生产中,各种使用价值的需求量是不同的
B: 应通过市场的价值规律来调节社会总劳动的分配
C: 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在社会总劳动的分配中实现的
D: 按比例分配社会总劳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主旨概括题解析据提问可知本题属于主旨概括题。由“要根据各种使用价值需要的相应比例分配社会总劳动”可看出,文段主要想说明的内容是分配社会总劳动的依据,四个选项中与此相关的选项只有B项,以此可排除A、C、D三项。“市场的价值规律”即文段中的“使用价值需要”。故正确答案为B。



2、单选题  在新一轮没有硝烟的经济战场上,经济增长将主要依靠科技进步。而解剖中国科技创新结构,可以看出,在中国并不缺乏研究型大学、国家实验室,最缺乏的是企业参与的研究基地以及研究型企业。企业资助、共建、独资创立的科研机构。像美国的贝尔实验室,就是这种研究基地。这段文字的主旨是_____。
A: 要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B: 中国不缺乏研究型大学,缺乏的是研究型企业
C: 加强企业参与的研究基地建设是中国经济腾飞的必经之路
D: 企业资助、共建、独资创立的科研机构是提高企业效益的关键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A考点主旨概括题解析据提问可知此题为主旨概括题。文段中“最缺乏的是”表明最重要的条件,即“企业参与的研究基地以及研究型企业”,因此文段所强调的是企业对科技创新的作用,A正确。B项以偏概全,只片面陈述了文段中的局部内容;文段描述的是“企业”与“科技创新”的关系,C、D项偷换概念,分别用“中国经济腾飞”、“提高企业效益”替换了“科技创新”,且C项有过度引申之嫌。故正确答案为A。



3、单选题  从众心理,是社会心理的普遍现象之一。所谓从众,是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或违背自己的意见,使自己的言语、行为保持与群体一致的现象。这种现象就是从众,即群体能产生压力,使人们的思想在压力下趋于一致。这段话支持了这样一种论点_____。
A: 从众心理在实际工作中产生的是消极的效应
B: 在实际工作中,工作群体应当更为强调人的个性
C: 个体从众达到一致或是被迫服从,或是自愿接受
D: 个体对群体越信任,个体的行为就越容易趋向群体行为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C考点主旨概括题解析据提问知此题为主旨概括题。C项“被迫服从”对应文中的“违背自己的意见”,“自愿接受”对应文中的“放弃自己的意见”,符合题干文意,故正确答案为C。文段只是对“从众心理”作出简要介绍,并没有涉及其产生的“消极效应”,排除A项。B项“更为强调人的个性”属过度推测,也排除。D项“个体对群体越信任”的内容文段中也没有涉及,故也排除。



4、单选题  水资源短缺一直是我国在人口增长、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长期的、趋势性的问题,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专家认为,海水淡化是沿海及临海地区最经济、最实用、最灵活的水危机解决方案。随着技术的进步,海水淡化的成本将逐步降低,最终将达到与成本正逐步上升的城市自来水竞争的程度,从而得以大规模推广。这段文字主要强调的是_____。
A: 海水淡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B: 海水淡化的经济性和实用性
C: 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水危机
D: 解决沿海地区水危机的有效措施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A考点主旨概括题解析根据提问可知为主旨概括题。文段第一句提出了水资源短缺的问题,随后提出了海水淡化这一解决方案,强调的是海水淡化的必要性;结尾介绍海水淡化的成本将逐渐降低,此处强调了海水淡化的可行性。A项完整的概括了这两方面。故正确答案为A。



5、单选题  从清朝初期至新中国成立之前,由于自然灾害、战乱等原因,迫于生计2000万山东人相继踏上了地域辽阔、资源丰富的关东大地。电视连续剧《闯关东》是一部表现了山东百姓迫于生存闯荡东北的历史传奇故事。通过朱开山一家闯关东的经历,浓缩了从1904年至1931年“九?一八”爆发的历史,通过对一个普通人家闯荡历程的追踪,完成一个小业到大业、小人物到大英雄的塑造,讴歌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勤劳勇敢、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这部剧深深写透了民族的魂魄,抓住了民族的品格。这段文字主要说明_____。
A: 朱开山一家跌宕起伏的命运抓住了观众
B: 作品把“家族史”和“社会史”很好的融合在一起
C: 以百年传奇故事映照中华民族精神
D: 闯关东人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山东精神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C考点主旨概括题解析根据提问知本题为主旨概括题。文段先说闯关东的背景,然后介绍了《闯关东》的故事,最后一句为文段的主旨句:这部剧深深写透了民族的魂魄,抓住了民族的品格。关键词为”民族精神“,故正确答案为C。A、B选项均未体现出”民族精神“的含义。D选项中”山东精神“概念文段未提及。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公务员考试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公务员考试成绩快速提升技巧 公务员考试行测电子教材
 ★ 公务员考试信息汇总 ★ 
 ★ 公务员考试试题汇总 ★ 
 ★ 省市县导航及其他考试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