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库 ★ 
 ★ 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 
系列重要讲话 “十三五”规划 政府工作报告 中央一号文件 十八大报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毛泽东思想 宪法 刑法 民法 行政法 诉讼法 合同法 婚姻法 继承法 物权法 人文常识 科技常识 常识判断 定义判断 类比推理 历史常识 逻辑判断 片段阅读 数学运算 图形推理 病句判断 选词填空 主旨概括 资料分析 时事政治

2010年政法干警招录文化综合考试大纲(一)

时间:2010-07-15 23:28:0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91考试网提醒您关注:
 
 
 
2010年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教育入学考试
 
文化综合考试大纲
 
 
 
教育部考试中心  1
 
目    录
 
I.考查目标…………………………………………………………2
II.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3
III.考查内容…………………………………………………………3
第一部分   历史………………………………………………3
第二部分   地理………………………………………………8
第三部分   政治………………………………………………13
IV.题型示例及参考答案…………………………………………16   2
I.考  查  目  标
 
文化综合考试考查考生对历史、地理、政治等三门中学课程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整体
把握和运用知识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各门课程具体能力要求如下:
一、历史
1.再认、复述重要的历史事实。
2.从历史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提炼观点,或从中选取某些有效
信息支持特定论点;分析不同的历史材料,得出正确结论。
3.依据历史事实比较、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对某些观点进行论证。
4.叙述历史现象产生、发展或消亡的过程,并概括其原因。
5.作出文字准确、条理清楚的表述。
二、地理
1.结合地图了解重要地理事物的名称和分布,重要的地理数据,以及有关地理的重大时
事。
2.了解我国地理概况、区域特征及其差异,理解我国地理国情、基本国策和有关政策法
规,以及国土开发和整治措施。
3.了解世界地理概况、各洲及主要国家、地区的地理特征及其差异。
4.理解地理概念,并能运用所学概念区分、判断不同地理事物的属性和特征。
5.掌握判读和填绘地图的基本技能,并能运用各种分布图、等值线图、剖面图、示意图、
各种统计资料图表等分析说明地理问题。
6.理解地理基本原理和规律,并能用以分析说明地理事物及其成因。
7.根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要素的基础知识及其相互关系,运用正确的地理观点和基本
理论,分析评价有关地理问题。
8.运用科学的地理术语、规范化的地理名称、准确的地理图像等地理语言,进行文字准
确、条理清楚、逻辑严密的叙述。
三、政治
1.再认或再现哲学、经济、政治等方面的知识。
2.理解哲学常识、经济常识、政治常识等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掌握知识之间
的内在联系。
3.应用历史的、辩证的、阶级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比较、解释有关的政治现象、经济
现象等,认识事物的本质。
4.综合认识和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5.恰当使用哲学、经济、政治术语,条理清楚、逻辑严密地予以表述。
 
   3
II.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历史                         50 分
地理                         50 分
政治                         50 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                   70 分(每小题 2分,35 小题)
非选择题                     80 分
 
III.考  查  内  容
 
第一部分   历  史
一、中国古代史
(一)远古时代
1.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元谋人   北京人
2.远古文化
仰韶文化  河姆渡文化
(二)中国古代朝代顺序
(三)夏、商、周
1.夏、商
二里头文化   殷墟   甲骨文   青铜器
2.西周
武王伐纣  分封制
3.春秋、战国
春秋五霸  战国七雄  商鞅变法  都江堰   “百家争鸣”
(四)秦、汉
1.秦朝
秦的统一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陈胜、吴广起义   楚汉战争
2.两汉   4
文景之治  王莽改制  光武中兴  西域都护府的设置   丝绸之路
3.秦汉文化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造纸术  张衡   张仲景   华佗  《史记》   佛教的传入和道教
的兴起
(五)三国、两晋、南北朝
1.从统一到分立
三国分立  五胡内迁  淝水之战  北魏孝文帝改革
2  三国两晋南北朝经济
屯田制   江南的开发
4.三国两晋南北朝文化
祖冲之   《齐民要术》   范缜   王羲之   云冈石窟
(六)隋、唐
1.隋唐政治
隋朝的统一   科举制   唐太宗和“贞观之治”   文成公主   武则天   安史之乱   黄巢起义
2.隋唐经济
大运河   均田制和租庸调制   曲辕犁   两税法
3.隋唐文化
赵州桥   雕版印刷术  僧一行   《千金方》  唐诗   敦煌莫高窟
4.中外交流
玄奘   鉴真   遣唐使
(七)五代、辽、宋、夏、金、元
1.政权并立
王安石变法   澶渊之盟  岳飞
2.元朝
行省制度  澎湖巡检司   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域   民族分化政策
3.五代、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活字印刷术   指南针和火药   沈括  郭守敬   宋词元曲   《清明上河图》
(八)明、清(鸦片战争以前)
1.明朝
君主专制的加强   郑和下西洋   戚继光抗倭  明末农民战争
2.清朝
努尔哈赤建国   军机处   文字狱   收复台湾   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巩固
3.明清经济与文化
一条鞭法  摊丁入亩  黄宗羲   徐光启   宋应星   李时珍   明清小说
二、中国近代史
(一)鸦片战争   5
1.第一次鸦片战争
虎门销烟  中英《南京条约》
2.第二次鸦片战争
火烧圆明园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
(二)太平天国
1.太平天国的兴衰
金田起义  天京变乱
2.《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
(三)洋务运动
江南制造总局   北洋舰队
(四)民族危机的加深
1.中法战争
镇南关大捷   清政府在台湾建立行省
2.甲午中日战争
黄海海战  《马关条约》
3.八国联军侵华
八国联军侵华   《辛丑条约》
(五)戊戌变法
1.公车上书   《天演论》
2.百日维新
(六)辛亥革命
1.孙中山与同盟会
2.辛亥革命
武昌起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七)五四新文化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新文化运动
民主与科学   白话文
2.五.四运动
3.中国共产党成立
马克思主义传播   中国共产党成立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八)国民革命
1.第一次国共合作
2.北伐战争
3.“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九)国共对峙的十年
1.土地革命   6
中国共产党的武装暴动   革命根据地   红军长征
2.日本侵占东北
“九一八”事变   “一二·九”运动   西安事变
(十)抗日战争
1.抗日战争爆发
“七七”事变   淞沪抗战   南京大屠杀
2.国共合作抗日
正面战场  抗日根据地的建立
3.抗战的胜利
(十一)解放战争
1.内战爆发
2.三大战役
3.国民党政府覆亡
三、中国现代史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新政协   《共同纲领》
2.新政权的施政
土地改革  抗美援朝
3.向社会主义过渡
第一个五年计划   三大改造   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二)在曲折中前进
1.大跃进
“大跃进”   人民公社
2.国民经济的调整与发展
“八字方针”   大庆油田
(三)“文化大革命”
“516”通知   红卫兵
“九一三”事件   “四五”运动  粉碎“四人帮”
(四)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1.历史的转折
真理标准的讨论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
2.改革开放
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  特区建设  邓小平南方讲话
3.“一国两制”
“一国两制”方针   香港、澳门回归   7
(五)新中国的外交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我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3.尼克松访华
(六)新中国的文化
1.科学技术
两弹一星  杂交水稻
2.文学艺术
3.教育
四、世界近代史
(一)资本主义的兴起
1.新航路的开辟
哥伦布   麦哲伦
2.文艺复兴
但丁   达·芬奇   莎士比亚
3.宗教改革
马丁·路德   加尔文
(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大抗议书  克伦威尔  光荣革命
(三)美国独立战争
波士敦倾茶事件   来克星顿枪声  《独立宣言》  1787 年宪法
(四)法国大革命和法兰西第一帝国
1.法国大革命
三级会议  攻占巴士底狱   《人权宣言》   雅各宾专政
2.法兰西第一帝国
(五)第一次工业革命
1.英国工业革命
珍妮纺纱机   瓦特与蒸汽机
2.工业革命的影响
(六)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巴黎公社
1.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1/4/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公务员考试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公务员考试成绩快速提升技巧 公务员考试行测电子教材
 ★ 公务员考试信息汇总 ★ 
 ★ 公务员考试试题汇总 ★ 
 ★ 省市县导航及其他考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