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3-06 23:16:18
综合分析能力——要求对给定资料的全部或部分的内容、观点或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多角度地思考资料内容,作出合理的推断或评价。
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要求借助自身的实践经验或生活体验,在对给定资料理解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和界定问题,作出评估或权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措施。
文字表达能力——要求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运用说明、陈述、议论等方式,准确规范、简明畅达地表述思想观点。
《申论B》卷主要测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要求能够理解给定资料的主要内容,把握给定资料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对给定资料所涉及的观点、事实作出恰当的解释。
贯彻执行能力——要求能够准确理解工作目标和组织意图,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则,根据客观实际情况,及时有效地完成任务。
解决问题能力——要求运用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具体问题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或办法。
文字表达能力——要求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对事件、观点进行准确合理的说明、陈述或阐释。
专业知识
安徽省2014年考试录用公务员专业知识笔试包括计算机、法律、财会、外语等,全部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
一、作答要求
专业知识笔试,由客观性和主观性两部分试题组成,考试时限120分钟,满分100分。
考生务必携带的考试文具包括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2B铅笔和橡皮。
考生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再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填涂准考证号。
作答时,客观题部分必须用2B铅笔在客观题答题卡上填涂自己选择的选项;主观题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主观题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在非指定区域作答或用铅笔作答一律无效;外语类非英语专业在试卷或答题纸上作答。
二、考试范围
(一)计算机类
计算机科学技术基础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一、计算机的特点、分类及其应用
二、信息编码与数据表示;数制及其转换;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三、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及其基本工作原理
四、计算机软件系统的组成,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基本概念、功能和分类
五、软件基础知识;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概念,面向对象技术的基本概念
第二章 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
一、信息安全的相关概念与技术
二、计算机病毒的定义、特性、结构及分类
三、计算机病毒的检测与防治
四、操作系统安全、网络通信安全
第三章 Internet知识
一、计算机网络的功能、结构、分类和使用方式
二、Internet的基础知识、网址与域名系统、TCP/IP协议
三、Internet的连接与服务功能
四、WWW概念与浏览器的使用
五、电子邮件的使用和协议
计算机软件及使用
第一章 Windows XP操作系统
一、Windows XP的特点,Windows XP的运行环境及安装方法
二、Windows XP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
三、资源管理器的使用,文件和文件夹的概念与操作
四、控制面板的相关知识及使用方法
五、Windows XP多媒体的管理及使用
第二章 文字处理软件Word2003
一、Word2003的功能;Word2003的启动方法和工作窗口
二、Word2003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
三、文档排版的基本知识与操作;表格的基本操作;图形及图文混排的基本知识与操作
四、页面设置与文档打印
第三章 电子表格软件Excel2003
一、Excel2003的基本功能;Excel2003的启动方法和工作窗口
二、Excel2003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
三、工作表、数据图表的建立、编辑、管理及格式化操作
四、单元格的计算以及公式和常用函数的使用
五、数据管理与分析的一般功能和使用方法
六、页面设置与报表打印
第四章 C语言程序设计
一、程序设计与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概念
二、C语言的历史和特点,常见C语言程序开发环境的使用
三、C语言的基本语法与简单程序设计,包括基本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数据的输入与输出;基本程序流程控制语句;函数、编译预处理与存储属性
四、指针及其应用
五、高级数据结构及其应用,包括数组、字符串、结构、联合、位域、枚举和文件,位运算,链表
计算机理论
第一章 关系数据库理论
一、数据库、数据库技术、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概念;数据库系统的体系结构
二、数据模型与数据视图
三、关系代数、关系演算及关系模型
四、结构化查询语言SQL
五、数据库的完整性与安全性,事务管理、并发控制、故障恢复,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
六、数据库的设计,数据依赖的概念及关系模式的规范化理论
七、数据库应用开发工具,常见数据库系统产品的名称、特点,Microsoft SQL Server数据库的使用
第二章 网络技术基础
一、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应用、拓扑结构及分类;网络的层次体系结构和网络协议;网络标准化
二、物理层,数据通信的理论基础,物理传输媒体、编码与传输技术及传输系统
三、数据链路层,差错检测与校正,数据链路层协议
四、局域网,多路访问协议及IEEE802局域网标准族
五、网络层,数据交换方式,路由选择与拥塞控制算法,常见高速网络技术网络层协议
六、网络互联的概念,网桥、路由器与路由协议
七、传输层与应用层的功能、服务与协议
八、网络安全与网络管理,数据加密技术、认证技术、防火墙技术、常见网络管理协议
九、Internet原理与接入技术,TCP/IP协议族,DNS域名系统,WWW技术;电子商务的概念、体系结构与技术;
十、局域网的组网技术;本地局域网的管理和维护。
第三章 软件工程基础
一、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与常用术语;软件生命周期
二、软件开发模型
三、软件度量,软件质量
四、软件开发过程的管理
五、软件需求分析
六、软件测试与软件维护
(二)法律类
法 理 学
第一章 法的概念和要素
一、法的定义、特征和本质
二、法律规则
三、法律原则与法律概念
第二章 法的形式与效力
一、法的渊源和分类
二、法律效力的层次和范围
三、法律体系
第三章 权利与义务
一、权利与义务的概念和分类
二、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三、人权
第四章 法律责任
一、法律责任的概念与种类
二、归责与免责
三、法律制裁
第五章 法律关系
一、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种类
二、法律关系的主体与客体
三、法律关系的形成、变更与消灭
第六章 法制现代化与法治国家
一、世界法制现代化的基本模式
二、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历史道路
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法治精神
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第七章 法的运行
一、法的制定
二、法的实施
三、法律解释
宪 法
第一章 宪法基本理论
一、宪法的概念、本质和分类
二、宪法的基本原则
三、宪法规范与宪法关系
四、宪法的价值与作用
五、宪法与宪政
第二章 国家的基本制度
一、国家性质
二、政权组织形式
三、国家结构形式
四、国家基本经济制度
五、选举制度
第三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一、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的概念和特点
二、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
三、公民的基本权利
四、公民的基本义务
第四章 国家机构
一、国家机构的概念、本质和类型
二、代议机关
三、国家元首
四、行政机关
五、司法机关
六、军事机关
第五章 宪法的实施
一、宪法实施的概念、基本方式和基本特点
二、宪法实施的原则和条件
三、宪法实施保障
四、宪法解释与修改
五、宪法实施评价与违宪审查
行 政 法
第一章 行政法概述
一、行政法的概念与特征
二、行政法的渊源
三、行政法律关系
四、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第二章 行政法的主体
一、行政主体与行政组织法
二、公务员与公务员法
三、行政相对人
第三章 行政行为
一、行政行为的概念、特征与分类
二、行政行为的内容与效力
三、行政行为的成立要件与合法要件
四、行政行为的无效、撤销、变更与废止
五、几类主要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征收、行政许可、行政确认、行政给付、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裁决、行政应急
第四章 行政程序法
一、行政程序的概念和种类
二、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原则
三、行政程序法的主要制度
四、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第五章 行政复议
一、行政复议的特征与基本原则
二、行政复议的范围和管辖
三、行政复议参加人
四、行政复议的程序
第六章 行政赔偿与行政补偿
一、行政赔偿与行政补偿之异同
二、行政赔偿责任的构成与赔偿范围
三、行政赔偿请求人和赔偿义务机关
四、行政赔偿程序、方式和计算标准
行政诉讼法
第一章 行政诉讼法概述
一、行政诉讼的概念和特性
二、行政诉讼法的立法目的和重要作用
三、行政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第二章 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一、确定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因素和意义
二、行政诉讼的具体受案范围
三、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排除
第三章 行政诉讼的管辖
一、级别管辖
二、地域管辖
第四章 行政诉讼参加人
一、原告及原告资格的确认
二、被告及被告资格的确认
三、行政诉讼第三人
第五章 行政诉讼证据
一、行政诉讼的法定证据种类
二、行政诉讼的举证责任和证据规则
第六章 行政诉讼的程序
一、起诉与受理
二、审理程序
三、审判监督程序
四、执行程序
第七章 行政诉讼判决、裁定和决定
一、行政诉讼的判决
二、行政诉讼的裁定
三、行政诉讼的决定
民 法
第一章 民法的调整对象与基本原则
一、民法的调整对象
二、民法的基本原则
第二章 民事主体
一、公民
二、法人
三、合伙
第三章 民事法律行为
一、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和特征
二、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
三、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和生效
四、无效的和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五、附条件和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
第四章 物权法
一、物权的一般原理
二、所有权
三、共有
四、用益物权
五、担保物权
六、占有
第五章 债权
一、债的概述
二、债的履行
三、债的保全和担保
四、债的转移和消灭
第六章 合同法
一、合同的特征和分类
二、合同的订立和效力
三、合同的履行
四、合同的变更和解除
五、几种主要合同:买卖合同、赠与合同、借贷合同、财产租赁合同、承揽合同、运输合同、保管合同、委托合同
第七章 民事责任
一、民事责任的特征与分类
二、缔约上过失责任与违约责任
三、侵权的民事责任
四、民事责任的承担
民事诉讼法
第一章 民事诉讼法概述
一、民事诉讼法律关系
二、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三、诉和诉权
第二章 民事诉讼管辖
一、级别管辖
二、地域管辖
三、移送管辖与指定管辖
第三章 民事诉讼参加人
一、当事人
二、共同诉讼人
三、诉讼代表人
四、第三人
第四章 民事诉讼证据
一、民事诉讼证据特征与分类
二、证明对象与举证责任
三、证据的收集与保全
四、审查核实证据与查责任
第五章 财产保全与先予执行
第六章 诉讼程序
一、普遍程序
二、简易程序
三、二审程序
四、监督和申请再审程序
五、民事判决、裁定和决定
刑 法
第一章 刑法概述
一、刑法的性质和任务
二、刑法的基本原则
三、刑法的效力范围
第二章 犯罪与犯罪构成
一、犯罪的概念与犯罪构成
二、犯罪客体
三、犯罪客观方面
四、犯罪主体
五、犯罪主观方面
第三章 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
第四章 犯罪停止形态
一、犯罪既遂
二、犯罪预备
三、犯罪未遂
四、犯罪中止
第五章 共同犯罪形态
一、共同犯罪的形式
二、共同犯罪人的刑事责任
第六章 罪数形态
一、罪数判断标准
二、一罪的类型
三、数罪的类型
第七章 刑罚
一、刑罚的目的和刑罚的体系
二、刑罚的种类
三、刑罚裁量情节和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