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7-10 17:17:50
国家公务员报考指导: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题型有哪些?
综合分析题、人际交往意识与技巧题、计划组织协调题、情景处理与应变题、求职动机与拟任职位的匹配性题。
国家公务员面试主要是主考人员通过与应试者直接交谈的方式来考查其是否具备所报考职位应有的才能和某些素质的测试方式,这是笔试所不易达到的。面试的优点是可以弥补笔试的不足,易于考查应试者的口头表达能力与交往能力,观察其举止、仪表与气质等。考生在面试中容易存在两种错误倾向,一是对面试过于紧张,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考生缺乏经验、对语言表达缺少自信、对自身形象缺乏自信或对面试结果过于看重;二是对面试抱着任意的态度,这类考生往往对自身抱有很强的自信,或认为面试只是走过场。这两种错误倾向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对公务员考试缺乏正确的认识,对自身没有客观的评价。公务员考试作为国家择优选才的考试,具有科学性和严肃性。面试考试作为公务员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直观性、全面性、综合性,换句话说,它考察的是考生的整体素质,从某种意义上看,比笔试更具有挑战性。总之,拥有正确的态度是取得面试成功的首要条件。
一、综合分析题
综合分析题型是最难的一种题型,也是考核学生素质最全面的题型。正是因为综合分析题难,所以很容易将优秀的学生和一般的学生分出来,所以综合分析一直是国考必考以及常考的考试题型。
在考官评分考核表中,对于综合分析题型是这样定义的:对事物能从宏观方面进行总体考虑;对事物能从微观方面对其各个组成部分予以考虑;能注意整体和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各部分之间的有机协调组合。此类题目所考察的要素,包括三个,也就是广大考生非常熟悉的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概括起来即认知能力,所谓认知能力,是指人脑加工、储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即人们对事物的构成、性能与他物的关系、发展的动力、发展方向以及基本规律的把握能力。
二、人际交往意识与技巧题
人际关系主要包括处理冲突的能力、建立关系的能力、说服与影响他人的能力、团队合作与协调的能力、倾听与沟通的能力等等。从面试命题方面讲,人际交往意识与技巧题一直是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各级公务员面试常考的一类题型,主要考查考生人际关系的沟通协调能力。人事部关于印发《国家公务员通用能力标准框架(试行)》(2003年11月18日)中的九大能力之一就是人际关系的沟通协调能力,具体包括:“有全局观念、民主作风和协作意识”;“尊重他人,善于团结和自己意见不同的人一道工作”;“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营造宽松、和谐的工作氛围”;“能够建立和运用工作联系网络,有效运用各种沟通方式”。总而言之,就是“以仁者之心,尽君子之责”。
三、计划组织协调题
计划是指为实现一定的目标对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发展和工作做出安排的活动,是一种关于未来的蓝图和一定行动的建议、说明和框架。切实可行的计划应当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要求:清晰的目标、明确的方法与步骤、必要的资源、可能出现的问题与成功的关键。
组织协调是指为完成一定的任务而对人、财、物及各种资源进行安排、调配、整合的过程。一项工作的完成光有计划是不行的,在计划的执行过程中,如何分清轻重缓急,如何有条不紊地开展,如何充分利用各种资源,需要进行合理的安排和调度。
所谓计划组织能力就是指为完成一定的工作任务而具有的预先系统地安排工作的素质以及过程中合理调配各种资源的素质。
四、情景处理与应变题
情景应变题主要是通过设置各种情景,给予应试者一个特定的身份,要求其处理各类事务及各种问题和矛盾。通过应该者的回答,对其进行角色拟合的观察和记录,以测评其素质潜能,判断其是否适应或胜任所报考的职位。
五、求职动机与拟任职位的匹配性题
求职动机与拟任职位匹配类问题包含着求职动机类和拟任职位匹配两方面,他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主要区别在于求职动机属于意愿性方面的问题,而拟任职位的匹配性的考查重点则侧重于能力方面,但实际上所有公务员结构化面试要素都是围绕着考查考生是否与公务员工作相匹配来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