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库 ★ 
 ★ 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 
系列重要讲话 “十三五”规划 政府工作报告 中央一号文件 十八大报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毛泽东思想 宪法 刑法 民法 行政法 诉讼法 合同法 婚姻法 继承法 物权法 人文常识 科技常识 常识判断 定义判断 类比推理 历史常识 逻辑判断 片段阅读 数学运算 图形推理 病句判断 选词填空 主旨概括 资料分析 时事政治

半月谈2011年半月评论拜人民为师

时间:2011-09-26 10:32:4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拜人民为师

秦晓鹰

 

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这段讲话,已经成为当下中国的流行语了。有人做过统计,在不长的七一讲话中,人民二字出现了100多次。其情切切,可见一斑。

 

这不禁让我想到毛泽东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写的《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在文中,毛泽东把解决老百姓的柴米油盐衣食住行甚至生小孩等问题,都与能否构建革命的铜墙铁壁联系在一起。当时,有人对此表示疑惑与不解,甚至觉得轰轰烈烈的革命大事业与这等琐碎小事完全不搭界。朱德为此发出了一句格言式的感慨:好多同志恐怕都忘记了,我们不是为了革命去找人民,而是为了人民才革命!

 

的确,革命与人民,这个次序是万万不可颠倒的。人民为先、人民至上,把人民置于心中最高地位,这是中国共产党人一切奋斗的初衷,筹谋一切事业的本源。对于这一原则与宗旨,是真正地承认它牢记它信奉它遵从它,还是对它半知半解半信半疑半依半就,对于共产党人来说,会产生天壤之别。忘记了人民的所谓革命,只会是自娱自乐的游戏一

 

实际上,在革命战争年代、在党尚处于非执政党地位时,这个道理很容易讲得通也想得通,因为那时我们的党和党所领导的人民军队一旦脱离人民群众,随时都有生命之虞。但是,到了和平建设时期,当党已处于执政地位,换句话说,就是当党已经历史地成为社会活动的组织者、推动者和管理者的时候,人民至上这个道理,在历史角色发生转变面前,它的紧迫性往往在新的实践中容易被疏忽、被弱化。特别是在今天,当我们党的成员。特别是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在知识结构、人文素养上已经有了相当大提升的时候,能否紧紧地依靠人民、能否老老实实拜人民为师,则是一个时时需要警醒的课题,是一个须臾不可松懈的考验。

 

那么,在新的历史时期,作为一个先进的政党、一个执政党,她的联系群众的基本内容和自觉意识应该是什么呢?笔者以为,就是胡锦涛同志在七一讲话中说到的两点。第一点是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第二点是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这两点又都可归于五个大字,那就是拜人民为师

 

拜人民为师的自觉,说到底,来源于对人民群众历史作用的理性认识。而脱离群众从根本上说,则来源于英雄史观、救世主史观。只有从本质上认清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才会成为人民群众恭恭敬敬的小学生、

 

具体说来,首先是要牢记人民群众是社会生产力的主体、一切社会管理者、组织者在社会运行中所计的利弊得失,都必须用一个标准来加以检验与衡量,那就是,是否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如果与之相背,所有英雄豪杰都会黯然失色。而人民群众恰恰就是这个可载舟亦可覆舟的社会生产力的主体。我们平日里所说的尊重实践,其实就是尊重生产力的主体——人民群众的实践。而拜人民为师,就是拜实践为师,拜生产力主体为师,这难道不是顺理成章、天经地义的历史必然吗?!

 

其次,拜人民为师,也是为了向人民的美丑是非观学习。执政时间久了难免懈怠,当官时间长了有可能失聪。在知人善任与人才选拔上,最令人苦恼的就是人这一关。如果说对学历与技术的考察还可以有硬杠杠.那么对人的品德与操守知晓,几乎无章可循。忠奸贪廉很难识别,最有效的识别明镜,就掌握在人民手中。革命导师列宁在一篇短文中曾经写到:在评价人的时候,在揭露混进党的”“摆委员架子的”“官僚化的人的时候……劳动群众非常敏感,很会识别谁是忠实的共产党员,谁是那些靠辛勤劳动过活、没有任何特权、根本不会讨好领导的人所厌恶的共产党员。

 

总而言之,人民是生产力的主体,人民是社会首创精神的本源,人民是鉴别真伪的试金石,人民的实践是客观真理和历史规律隐于其中的载体。正因为如此,只有真正地尊重人民,只有真诚地拜人民为师,中国共产党人才会获得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执政根基。这是比任何政绩都重要的大道理!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公务员考试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公务员考试成绩快速提升技巧 公务员考试行测电子教材
 ★ 公务员考试信息汇总 ★ 
 ★ 公务员考试试题汇总 ★ 
 ★ 省市县导航及其他考试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