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09 20:01:57
1、单选题 读图“不同地点昼长随季节变化统计曲线图”,回答问题。
【小题1】图中a、b、c、d四地,位于北半球的是( )
A.a
B.b
C.c
D.d
【小题2】图中a、b、c、d四地,自转线速度由快到慢依次是( )
A.a、c、b、d
B.a、b、c、d
C.d、c、b、a
D.c、d、a、b
【小题3】当c地昼最长时( )
A.地球运行到远日点附近
B.北京昼长夜短
C.上海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小值
D.北极出现极昼现象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昼夜长短的变化。
【小题1】根据四地的昼长随季节变化判断,A地终年昼夜平分,判断为赤道;B地冬至日的昼长达最长,夏至日的昼长达最短,判断位于南半球中纬度;C地冬至日昼长达到24小时,判断为南极圈;D地秋分日---春分日昼长为0,春分日—秋分日昼长达24小时,判断位于北极点。
【小题2】结合上题分析,地球自转线速度的规律: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
【小题3】当C地昼长达最长时,为北半球冬至日,故地球公转至近日点附近;北京昼短夜长;上海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北极出现极夜现象。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你欲“追赶太阳”,并与太阳的高度保持不变,则必须:( )
A.向东每小时跨经度30°
B.向西每小时跨经度3°
C.向东每小时跨经度15°
D.向西每小时跨经度15°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每小时转经度15°,所以你只有向西追,每小时跨过15°,才能与太阳高度保持不变,D对。A、B、C错。
考点:地球自转的特征,太阳高度角。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当东半球全部为黑夜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北半球昼短夜长
B.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C.适逢我国的夏季
D.适逢我国的秋(春)分日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当东半球全部为黑夜时,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太阳直射赤道,为二分日,B错。全球各地昼夜等长,A错。适逢我国的秋(春)分日,C错,D对。
考点: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晨昏线与经线的关系。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下图“某区域年降水量和年平均等温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某区域年降水量和年平均等温线图
A.影响①地区年平均等温线弯曲的因素是地形
B.影响①地区年平均等温线弯曲的因素是洋流
C.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太阳能最丰富的是③
D.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太阳能最丰富的是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①地为撒哈拉沙漠地区,地势较为低平,地形对气温影响较小,①地年平均等温线弯曲(向低纬度弯曲,①地气温较同纬度的低)主要是由于加那利寒流流经该地,寒流起到降温降湿的作用,使该地气温降低,所以影响①地区年平均等温线弯曲的因素是洋流,A项错误,B项正确;影响太阳辐射量的因素主要有天气状况(阴天少,晴天多),纬度(纬度低,辐射强),地势(地势高,辐射强);该地太阳辐射量主要是受到降水的影响,降水越多,说明阴天较多,云层较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越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也少,由此可判断③地降水较为丰富,云层较厚,太阳能较少,所以C项错误;而降水最少,云层较薄的是①地,太阳能最丰富的应是①地,D项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关于晨昏线(圈)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是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
B.晨昏线上的各地太阳高度均为0°
C.晨昏圈在任何时候都平分赤道
D.晨昏圈在任何时候都与经线圈重合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晨昏线即昼夜半球的平分线,过地心与阳光相垂直,故晨昏线始终平分赤道;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由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故晨昏线只有在二分日时与经线重合,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晨昏线分布特征。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晨昏线的分布特征,尤其是二分二至日的晨昏线分布特征。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