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09 17:18:51
1、单选题 2007年9月1 9日2时30分,超强台风“韦帕”在浙江苍南县登陆,台风给浙江、上海、福建等地区带来强降雨,并引发了洪水。洪水发生期间,一市民通过手持式信号发射器发出了紧急呼救信号,政府相关部门立即安排了救援行动。半小时后,市民安全脱离洪水的围困。
小题1:地区救灾办公室能迅速掌握洪水淹没地区情况,所利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是
A.地理信息系统
B.全球定位系统
C.遥感技术
D.“数字地球”系统
小题2:在对被洪水围困的市民开展营救行动的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①GIS技术?②GPS技术?③RS技术?④“数字地球”技术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2、单选题 2013年12月伊始,我国中东部地区再度陷入“十面霾伏”之中,纷纷拉响空气重污染预警。为了及时对雾霆区域进行分析和预报,可采取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北斗导航系统
B.遥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
3、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数字地球”是继哥白尼、伽利略日心说和地理大发现之后,人类认识地球的又一次飞跃。如果说20世纪60年代麦克卢汉提出的“地球村”代表了电气时代对地球的最高认识,那么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数字地球”是“地球村”在电子时代的升华。在这一升华中,从“模拟”到“数字”是一次突变。“数字地球”是一种国家战略,也是一种技术体系,同时又是一个科学文化概念。它是数字技术和20世纪60年代以来以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文化思潮的结晶。“数字地球”是一个居住在因特网上的以“空间智能体”为主要种群的高级生态系统,也即“数字生态系统”。这一“数字生态系统”将在地球生物圈和技术的战略平衡关系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到目前为止,人类已做到了全天候监控地球,但离控制地球的目标还很远。在濒临失衡的地球上,大自然无情地报复我们,“数字地球”将有助于人类监控地球。
(1)“数字地球”被称为“人类认识地球的第三次飞跃”,前两次飞跃的代表事件是?
(2) 简述“数字地球”所涉及的关键技术。
材料中说“数字地球”是一个科学文化概念,对此你是怎么理解的?
(3)“在濒临失衡的地球上,大自然无情地报复我们,‘数字地球’将有助于人类监控地球。”请结合这句话,谈一谈你的看法。
4、单选题 某市将该市河道,山坡及松散土石分布状况的相关信息数字化后,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处理分析得出如下左图,读图完成23~24题。
该市易发生泥石流的区域是
A.甲、庚
B.丙、庚
C.乙、丁
D.戊、辛
5、单选题 RS技术、GIS技术、GPS技术等现代化是国土整治和区域发展研究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技术手段。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全球定位系统的功能在于( )
A.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
B.为用户提供飞机遥感影像
C.为用户提供卫星遥感图像
D.供用户随时查询有关地理信息
小题2:地理信息系统处理的主要是( )
A.地理图象信息
B.地理空间信息
C.各类数据信息
D.地理文字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