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08 17:47:19
1、单选题 读某地太阳高度日变化值随日期变化图,回答1~3题。
小题1:该地的纬度为:
A.60°N
B.65°N
C.70°N
D.75°N
小题2: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各日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日期该地出现极昼现象
B.②日期表示北半球夏至日
C.③日期太阳直射北半球,且向南移动
D.北京白昼④日期比③日期长
小题3:当该地太阳高度日变化值小于0°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直射南半球,且正向北移动
B.其持续的时间大约2个多月
C.太阳直射南半球,且正向南移动
D.其持续的时间大约4个多月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该地②④阶段太阳高度日变化值为30°,该地出现极昼现象,说明该地距离极点为15°,为75°N。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2:根据图示:②④阶段为极昼期,②④之间的重点为夏至日,③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但是向南移动。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3:当该地太阳高度日变化值小于0°时,太阳直射15°S以南地区,移动方向无法确定,持续的时间约2个多月。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部区域经纬网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述正确的是 ( )
A.①、②两地均位于中纬度
B.①地位于a区域的东南方向
C.③、④两地均位于东经度
D.④地位于②地的西北方向
【小题2】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同位于两个相同半球的是 ( )
A.①与②
B.③与④
C.②与③
D.①与④
【小题3】 图中A.B.C.d四个区域,实际面积最小的是 ( )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中经纬网可知,0°-30°为低纬地区,图中②③位于低纬地区,故A错误;读图中方向可确定,①位于a区域的东南方向,故B正确;读图中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东半球范围为20°W-0°-160°E,西半球范围为160°E-180°-20°W,可判断,③④位于西半球,故C错误;④位于②地的东北方向,故D错误。
【小题2】东半球范围为20°W-0°-160°E,西半球范围为160°E-180°-20°W,赤道为南北半球分界线,可推断,①地位于南半球和西半球,②地位于南半球和东半球,③地位于北半球和西半球,④地位于北半球和西半球,故B正确。
【小题3】地球为两极略扁的椭球体,相同经纬度差值对应的实际面积越靠近赤道越大,故b=c>a>D.,故D正确。
考点:经纬网。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读图,完成1~2题。
1、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
[? ]
A、地表?
B、地壳上部?
C、地壳下部?
D、地幔
2、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该山体岩石在地球表层可转化为
[? ]
A、喷出岩?
B、侵入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参考答案:1、D
2、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我国“神舟号”飞船于北京时间某年10月12日9时许成功发射,17日凌晨安全返回。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四幅半球图,若用阴影部分表示飞船发射时刻区时为10月12日的范围,其中最接近的是( )
A.a
B.b
C.c
D.d
【小题2】飞船飞行期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绕日公转的速度逐渐减慢
B.太阳直射点向北运动
C.赤道各地日出时,当地物体影子朝向西偏北
D.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大值
【小题3】飞船返回时,图中各线能够表示全球昼长随纬度分布规律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 根据题干可知,此时北京时间为12日9时,则0点所在的经线是15°W,则12日所占的经度范围为15°W向东到180°,则d图最接近。
【小题2】 此时为10月12日,为北半球的冬半年,地球转日公转的速度逐渐增加,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赤道附近,日出时当地物体影响朝向西北;南回归线以南地区,12月22日时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大值,南回归线和赤道之间,直射时达最大值。
【小题3】飞船返回时为10月17日,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且靠近赤道地区,北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现象,南极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故图中④符合。
考点:该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5、填空题 由于地球公转的影响,北半球夏半年的日数______(“〉”或“=”或“〈”)冬半年的日数。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地球公转速度的规律:远日点最慢,近日点最快,故北半球夏半年公转经过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慢,故日数较东半球长。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