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题《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7-08-08 17:01:5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7月等温线分布图。图中甲、乙两处气温的数值范围和主要原因正确的是

A.甲:8-16℃,太阳辐射较强
B.乙:16-24℃,夏季风影响
C.甲:0-8℃,海拔较高
D.乙:8-16℃,纬度较高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根据图中轮廓判断,甲乙均位于青海省,甲位于黄河源头,乙位于柴达木盆地,7月甲处温度介于0-8℃,因其海拔高,气温低因此选C正确;乙处气温在16-24℃之间,位于盆地,海拔较低,气温高,太阳辐射强,故B、D错。
考点:我国7月等温线分布及影响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24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希巴姆古城(1982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位于阿拉伯半岛南部的也门共和国,建在哈德拉毛河(部分为季节河)河谷旁边的低山丘陵之上。古城内密布着500余座5—10层不等的“摩天大楼”,这些大楼完全由泥土和木头建造而成。古城所在地区总体上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年降水量却在1000毫米左右,季节分配不均且多暴雨。

(1)分析古城所在地区降水较多的原因。(10分)
(2)从自然地理角度简述古城选址的依据。(6分)
(3)古城楼房墙厚、窗小、分排(下排窗贴近地面,上排窗靠近层顶),分析其原因。(8分)


参考答案:
(1)距海近(2分);西南季风盛行时携带海洋水汽(2分),可沿河谷深入(2分);受山地影响多地形雨(2分);赤道低压带北移到来时降水增加(2分)。
(2)地处丘陵,利于雨季防洪(2分);海拔较高,气候相对凉爽(2分);远离沙漠腹地(2分)。
(3)墙厚:隔热降温(2分)
窗小:抵御风沙(2分)
分排:有利于凉爽的空气从下窗进来(2分),室内的热气从上窗排出(2分)(仅答“利于通风”得2分)


本题解析:
(1)读图,古城所在地区位于河谷旁的低山丘陵上,距海近。夏季西南季风盛行时携带海洋水汽,可沿河谷深入,受山地抬升影响,多地形雨。赤道低压带北移到来时降水增加。所以古城虽然总体上是沙漠气候,但降水多。
(2)古城地处丘陵,利于雨季防洪。位于热带地区,海拔较高,气候相对凉爽。古城所在地远离沙漠腹地,邻近海洋,降水较多适合人类生存。
(3)在热带沙漠气候区,古城墙厚,有利于隔热降温。建筑窗小,有利于抵御风沙。窗子分排上下两层,有利于凉爽的空气从下窗进来,室内的热气从上窗排出。
考点: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及原因,聚落选址的条件,环境对建筑风格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以下各项的一组风带中,风向相同的有 ? ? ? ? ? ? ? ? ? ?。
A.南半球的信风带与北半球的信风带
B.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与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
C.南半球的信风带与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
D.南半球的中纬西风带与北半球的中纬西风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可知,南北半球的信风分别是东南信风和东北信风,故选项A错误;南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的风向分别是东南风和东北风,故选项B的说法也是错误的。南北半球的盛行西风分别是西北风和西南风,故选项D也是错误的,只有选项C南半球的信风带(东南风)与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东南风)的风向是相同的说法是正确的。故选C
考点:全球的六个风带的风向特点
点评:本题的只要考生熟悉全球的六大风带的分布规律及其风向的特点即可完成,属于识记性的题目,难度不大。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某地气温、降水资料,回答21~22题。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平均
气温
(℃)
24.7
24.4
21.2
16.5
11.7
8.2
6.9
7.9
10.6
13.7
17.9
21.5
降水量
(mm)
18
25
65
79
80
107
132
122
77
72
61
44
小题1: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小题2:该地可能是
A.北京
B.悉尼
C.罗马
D.开普敦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气候类型。
小题1:结合本地的气温、降水资料,最低月温在7月,判断为南半球,最低月温大于0°,且雨热不同期,判断为地中海气候
小题2: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D项符合;AC均为北半球;错误。B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该图表示的热力环流中,错误的是                       (   )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析:A为地表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B为山谷风,主要从山坡白天空气增热快,夜晚冷却快分析;C图为海陆风,主要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分析,白天,海洋气温低于陆地,陆地应是上升的气流,海洋是下沉的气流,故C错;D图从城市热岛效应方面分析。
考点:本题考查大气的保温作用。
点评:本题选项极具迷惑性,易被误选。心细,认真审题,是答对题目的前提。
【小结】大气运动在生活中的运用:
①海陆风: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形成的大气运动形式。白天,在太阳照射下,陆地升温快,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气压降低(高空气压升高),形成“海风”;夜晚情况正好相反,空气运动形成“陆风”。
②山谷风:白天,因山坡上的空气强烈增温,导致暖空气沿山坡上升,形成谷风。夜间因山坡空气迅速冷却,密度增大,因而沿坡下滑,流入谷地,形成山风。
③城市风: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并不断增多,工业发达,居民生活、工业生产和交通工具消耗大量的燃料,释放大量的废热,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形成“城市热岛”。当大气环流微弱时,由于城市热岛的存在,引起空气在城市上升,在郊区下沉,在城市和郊区之间形成了小型的热力环流,称为城市风。研究城市风对于搞好城市环境保护有重要意义:污染严重的企业应布局在城市风下沉距离以外,绿化带应布局在城市风下沉距离以内。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