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06 03:38:02
1、单选题 读图(下部阴影为树的影子),完成下题。1.图中所示地区,此时的太阳高度约为2.图中所示地区,肯定位于
A.0°
B.30°
C.60°
D.90°
E.赤道地区
F.低纬度地区
G.南北回归线及其之间的地区
H.热带气候地区
参考答案:1. D
2. C
本题解析:1.由图中的树的影子(影长为0)可以判断,太阳高度为90°。
2.图中所示地区有太阳直射,肯定位于南北回归线及其之间的地区。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析:
日影与太阳方位相反,根据太阳的运动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关于岩石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地壳中坚硬的岩石组成
B.由莫霍界面以上的地壳组成
C.由地壳和上地幔上部构成
D.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的岩石构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岩石圈是由岩石组成的,它包括整个地壳和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厚度不一,是一个连续的圈层。故选D。
考点:岩石圈的范围。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表为6月1日我国甲、乙两地日出、日落时间(北京时间),据此完成下面问题
小题1:甲地位于乙地的
A正北方向? B正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北方向
参考答案:
小题1:C
本题解析:
小题1:由表格信息可以知道,两者昼长夜短,它们同位于北半球,且甲地的昼长比乙短,6月1日,甲昼更短,说明位于南面,加上它们日出时间都是北京时间5:10,说明它们在同一线晨线上,所以只有C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读下列太阳光照示意图,阴影表示夜半球,回答问题。(共9分)
(1)图示的是 (节气)日的情况,此时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地理坐标是 。
(2)图示当日上海与北京两地,其中日出时间较早的是 、正午太阳高度大的是 。
(3)图中甲、乙两地均位于晨昏线中的 线上,乙地日出时刻是 时,此时北京时间是 时。
(4)图示当日地球所处公转轨道的位置比较接近 (近日点、远日点),因而速度相对较 (快、慢)。
参考答案:
(1)夏至 北纬23°26′ , 180°(2分)
(2)北京 上海 (2分)
(3)晨 4时 8时(3分)
(4)远日点 慢(2分)
本题解析:
(1)图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了极昼现象,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23°26′N,此时为北半球的夏至日。直射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12:00,为昼半球的中央经线,图中180°为昼半球中央经线,所以直射点的坐标为:23°26′N,180°。
(2)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于夜,纬度越高昼越长,北京纬度高于上海,白昼时间较上海长,所以日出时间较早。正午太阳高度取决于当地距离直射点的纬度差。北京纬度高,距离直射点远,所以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角,上海正午太阳高度大。
(3)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晨昏线,图中甲乙顺着地球自转方向进入白天,所以甲乙位于晨线上,根据乙地所在纬线的昼弧长度计算乙地白昼时间,乙地白昼时间为16小时,所以乙地日出为12-16÷2=4时。根据180°地方时为12:00,北京时间为120°E的地方时,与180°相差4小时,120°位于180°以西,所以北京时间为8:00。
(4)图示日期为6月22日前后,距离远日点7月初较近。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慢。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二分二至日”光照图判读。
点评:根据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南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等判断地球的节气“二分二至日”。北半球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春秋二分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