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八)

时间:2017-08-06 01:34: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若该线为北半球气压场中的低压槽线,①处气压低于②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2.若该线为北半球气压场中的高压脊线,①处气压低于②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3.若该线为北半球的高压脊线,①处气压低于②处,该脊线夏天出现在我国江淮地区时,最可能出现
A.低压槽附近形成冷锋
B.低压槽附近形成暖锋
C.①处为晴朗天气
D.③位于锋后,可能为阴雨天气
E.①处可能为阴雨天气
F.②处可能为晴朗天气
G.③处可能形成西北风
H.④处可能形成东北风
I.暴雨和冰雹天气
G.扬沙或者沙尘暴天气
炎热干燥天气
连绵的阴雨天气


参考答案:1. B
2. B
3.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该线为北半球气压场中的低压槽线,①处气压低于②处,可画出如下图,北半球气旋为逆时针流动,图示中低压槽线附近形成暖锋,B对。

2.该线为北半球气压场中的高压脊线,如下图,高压控制下盛行下沉气流,形成晴朗天气,A错,B对;③处可能形成东南风,C错;④处可能形成偏南风,D错。

3.北半球的高压脊线控制下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干燥,C对;暴雨和冰雹天气常为强烈对流作用形成,A错;扬沙或者沙尘暴天气主要是冷锋形成的,B错;连绵的阴雨天气为暖锋形成,D错。
考点:本题考查高压中心和低压中心与天气、常见的天气系统。


本题难度:困难



2、综合题  读图(热力环流示意图),回答问题。(5分)

(1)比较A、B两地近地面的气压,气压值较大的是          ,B地空气下沉的原因  
                                            
(2)如果图中表示的是城市和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则A地是城市还是郊区? ______   
(3)如果图中A、B表示的是陆地和海洋地区且是白天,则B地应该是_________地区(陆地或和海洋),此时风向为_______。(A:从陆地吹向海洋、B:从海洋吹向陆地)


参考答案:(1)B地    B地气温较A地低,空气冷却收缩下沉
(2)城市  (3)海洋   B


本题解析:(1)图示水平气流由B流向A,故判断B处气压较高。热力环流中空气下沉的原因是由于气温较低,故冷空气收缩下沉。(2)城郊环流图示中,城市为热岛,故盛行上升气流,故判断A城市上升气流为城市。(3)若为海陆间环流,白天陆地气温较海洋高,故陆地应盛行上升气流,而海洋盛行下沉气流,故判断B为海洋。此时风向为海洋吹向陆地。
考点:本题考查热力环流及图示。
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是掌握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并结合热力环流的应用案例分析。难度较低。


本题难度:困难



3、综合题  (26分)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欧洲多瑙河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 多瑙河上游接纳了被誉为“滑雪天堂”的阿尔卑斯山区较多的河水,中、下游流经地区经济发达,并以铁门为界。
材料三 下表为图中三座城市降水量统计表(单位:毫米)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甲城
106.4
95.1
105.8
85.3
75.6
53.2
26.8
80.8
98.6
153.0
110.5
81.1
乙城
49.3
44.4
49.5
58.8
70.7
90.4
66.4
51.2
51.4
40.3
54.3
57.5
丙城
32
31
29
38
55
63
52
51
40
33
52
40
(1)与乙城相比,说明甲城降水的突出特点并简述其成因。(8分)
(2)说出多瑙河在丙城干流段冬季至春季径流量总体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原因。(8分)
(3)简述铁门附近建水电站的有利条件。(10分)


参考答案:
(1)降水总量大(2分);降水季节变化大,冬季降水多、夏季降水少(2分)。位于沿海地区,冬季西风带来了丰富水汽;受地形阻挡,水汽抬升,多地形雨(2分);夏季受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2分)。
(2)逐渐变多(2分);冬季以降雪为主,气温低,流量小(2分);冬季至春季,气温回升,冰雪融水增多(2分);降水量有所增加(2分)。
(3)河流水量大且稳定(2分);落差大,水能丰富(2分);地处峡谷,易于建坝(2分);周边地区对能源的需求量大(2分);经济发达,资金、技术力量强。(2分)


本题解析:
(1)甲乙两城均位于地中海气候区,甲城位于沿海地区,冬季受西风带影响带来了丰富的水汽,使得该地年降水总量大于乙城;此地位于山地迎风坡,地形抬升作用强,多地形雨,而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使得该城降水季节变化较大。
(2)从材料中“多瑙河上游接纳了被誉为‘滑雪天堂’的阿尔卑斯山区较多的河水”可知,多瑙河上游的主要补给来源是冰雪融水,冬季气温较低,河流流量小,自冬季至春季,气温回升,冰雪融水增多,加之降水量有所增加,使得河流径流量逐渐增加。
(3)建设水电站的有利条件一般从水能、地形条件、能源需求、经济和技术支持等方面分析。该河水量大且稳定、落差大,水能丰富;铁门附近地处峡谷,易于建坝;周边地区对能源的需求量大;经济较发达,资金、技术力量强。
考点:气候、河流水文特征、水电站建设条件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07年、2009年、2010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分别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丹麦哥本哈根、墨西哥坎昆召开,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11日世界气候大会在南非海滨城市德班召开。当地时间12月12日,加拿大环境部长肯特宣布,加拿大正式退出《京都议定书》。四次气候大会地点的位置如图1所示。

材料二:图2是图1中M到N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及甲、乙两地气温、降水统计图。

(1)德班气候大会闭幕时,四次气候大会召开地点中白昼最短是      ;从此日至次年春分日,巴厘岛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情况是                            
(2)开普敦的自然带名称是                  ,该地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3)读图分析,甲、乙两地气候特征相似之处主要是                          
不同之处主要有                                                           
甲、乙两地气候差异产生的原因主要是                                                             
                                                                                       。
(4)四次气候大会召开地点均位于沿海或岛屿,目前全球气候变化趋势对这些地区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为                                            。


参考答案:
(1)哥本哈根 先变小再变大再变小。
(2)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3)相同点:全年高温,气温年变化较小。不同点:甲地降水季节变化大,干湿季明显;乙地全年多雨,降水量大。乙地位于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迎风坡,多地形雨;受暖流影响;甲地位于背风坡。
(4)气候变暖使海平面上升,导致沿海低地被淹没;可能导致干旱、暴雨、洪涝等灾害事件增加;导致生态系统失调


本题解析:
(1)大会闭幕是北半球的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越往北昼越短,哥本哈根最靠北,昼最短,从此日至次年春分日太阳直射点先向南到南回归线,再向北到赤道,所以巴厘岛距太阳直射点的距离先变大再变小再变大,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是由直射点向两侧递减,所以正午太阳高度角先变小再变大再变小。
(2)开普敦是地中海气候,对应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该气候形成原因是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3)对比甲乙两地气候图得出,相同点:全年高温,气温年变化较小。不同点:甲地降水季节变化大,干湿季明显;乙地全年多雨,降水量大。乙地位于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迎风坡,多地形雨;受暖流影响;甲地位于背风坡。
(4)目前全球气候变化趋势变暖,两级冰川融化,海水热膨胀,海平面上升导致沿海低地被淹没;由于蒸发加强,水循环规模扩大可能导致干旱、暴雨、洪涝等灾害事件增加水资源短缺;导致生态系统失调等。
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气候类型的综合运用;全球气候变化。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 12 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 A 地区7 月气温分布的特点,并解释原因。(6 分)
(2)指出 A 所在纬度的气压带名称,并说明该气压带的形成过程。( 6 分)


参考答案:
(1)A地气温比周围高;因为A地地势比周围低,盆地地形气流下沉过程中增温,热空气不易扩散。
(2)副热带高气压带。赤道附近地区温度高;空气受热上升,赤道高空形成高气压;高空气流向北扩散,气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在A地附近上空偏转成西风;从而在高空空气堆积,重力作用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


本题解析:
(1)注意气温分布特点的描述及地势对气温影响。A地气温比周围高,因为A地地势比周围低,盆地地形气流下沉过程中增温,热空气不易扩散;B地气温比周围低,因为B地地势比周围高。
(2)A地所在纬度的气压带应是副热带高压带。简述高的形成过程(赤道温度高一空气受热上升赤道上空形成高气压-向北流动-地转偏向力-偏转成西风-受重力作用空气下沉等)。
考点:等温线、副热带高气压的形成过程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7 8 9 下页 尾页 8/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