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高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7-07-31 17:39:0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位于亚洲与欧洲分界线位置的河流是(?)
A.a
B.b
C.c
D.d
小题2:甲、乙两水域分别是(?)
A.里海、波斯湾
B.里海、咸海
C.地中海、黑海
D.黑海、波斯湾
小题3:a、b、c、d四条河流所在流域(? )
A.均为热带沙漠气候
B.主要地形均为高原
C.均为内流区
D.均有丰富的石油资源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小题3: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比较分析。
小题1:根据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轮廓判断,甲为里海,c表示伏尔加河,d表示乌拉尔河,乙表示波斯湾,a表示幼发拉底河,b表示底格里斯河。
小题2:甲位于中亚的里海,乙表示位于西亚的波斯湾。
小题3:图示c、d河流流域的气候类型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河流流经的地区均为平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注入波斯湾,属于外流河,里海和波斯湾均有丰富的石油资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该图为东非高原基塔莱和多多马的降水资料及两地之间游牧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该游牧活动(   )
A.随着雨季南北移动
B.需要穿越热带雨林
C.向南可至南回归线
D.迁移至多多马时,澳大利亚正值绵羊饲养忙季
小题2:游牧至甲地的时间最可能是(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该地虽然处于赤道附近,但受地形的影响,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游牧活动随着热带草原气候的雨季来回移动;结合比例尺可知,此游牧活动最南到达6°S附近;迁移到多多马时,为南半球的夏季,澳大利亚正值小麦播种的农忙时期,为绵羊饲养的农闲时期。
小题2:本题主要考查读图分析能力以及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游牧到甲地时应为返回多多马的途中,此时北半球雨季结束,草原生长量减小,南半球的雨季即将到来。由降水量柱状图可以得出应为10月份。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能抓住图示的地理位置、气候资源信息判断当地的气候类型,结合比例尺进行经纬度分析及应用气候变化特征判断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具有较强的综合性,符合高考要求,值得借鉴。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30分)图是世界某区域略图,表为该区域中③地的气候资料,读图和表,完成下列问题:


(1)简述该区域的地形特征,并说出①②两地地形类型。(10分)
(2)描述③地的气候特征。(6分)
(3)图示地区为该国重要的加工工业基地,评价其形成的主要区位条件。(6分)
(4)从图中该国城市、人口的分布,分析当自然灾害发生时,对受灾害程度有何影响?为什么?(8分)


参考答案:(1)以山地丘陵(山区)为主(2分),西高东低(相对高度较大)(2分),海岸线曲折(2分)。①河谷平原(2分);②低山丘陵(2分)
(2)夏季高温冬季寒冷(2分),全年降水比较均匀(2分),(最高气温8月,最低气温2月)具有海洋性特征(2分)
(3)有利:土地租金低;沿海港口,交通便利;工业集聚效应强;核电站等能源充足。(4分)?不利:矿产资源缺乏;地震等自然灾害较多。(2分)
(4)会加剧受灾的程度(2分)。因为该国(日本)城市和人口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和濑户内)沿海地区(2分)。当自然灾害发生时,集中的人口和城市不仅会使受灾人口多,也使经济损失大(2分),而且会加大救灾的难度(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冰岛多次被联合国评为“最宜居国家”。 2010年5月,上海世博会冰岛馆展示的主题是“纯能源——健康生活”。读冰岛地形图,回答:

小题1:影响冰岛城市分布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地形和气候
B.地形和交通
C.气候和交通
D.交通和资源
小题2:材料中提到的“纯能源”是指
A.太阳能
B.地热能
C.潮汐能
D.沼气能
小题3:下列关于冰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国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沿海平原面积广
B.该国为发展中国家
C.按成因分类,冰岛是大陆岛
D.该岛国畜牧业、渔业发达
小题4:当冰岛被低压中心控制时
A.东非草原上动物正向北迁徒
B.长江进入汛期
C.巴西高原草木枯黄
D.中国南极中山站可能进入极昼期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小题3:D
小题4:D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示,冰岛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海的平原地区,沿交通线分布。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2:冰岛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地热资源丰富。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3:冰岛以山地为主,沿海平原面积狭小,冰岛属于火山岛,冰岛的畜牧业和渔业发达。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4:当冰岛被低压中心控制时,大陆形成高压,为北半球的冬季,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所以中国南极中山站可能进入极昼期。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北京时间2009年10月3日凌晨,国际奥委会第121次全会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先生在北京时间00:30宣布,获得2016年夏季(北半球夏季)奥运会举办权的城市是里约热内卢,这是奥运会首次登陆南美大陆。
(1)宣布里约热内卢获得2016年夏季奥运会举办权时,里约热内卢(西经42. 5°)的区时是(?)(2分)
A.l3时30分
B.1l时30分
C.5时30分
D.19时30分
(2)在图中用“→”画出里约热内卢沿海的洋流并标出名称。(2分)
(3)分析里约热内卢举办奥运会时,瓦尔帕莱索的气候特点及其原因。(2分)

(4)南美大陆桥东起布宜诺斯艾利斯,西止瓦尔帕莱索港,全长约1000公里。简要分析修建南美大陆桥的地理意义。(2分)
(5)分析布宜诺斯艾利斯发展肉类加工工业和制革工业的主要区位优势。(2分)


参考答案:(1) A (2 分)
(2)箭头向南(画图略)?在图中标出“巴西暖流”(2分)
(3)温和多雨?此吋,南半球属于冬半年,瓦尔帕莱索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2分)
(4)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两大水域,有利于沿线国家的联系,促进了经济发展(2分)
(5)靠近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提供了大量的牲畜,原料充足;地处沿海,有优良的港口,对外联系便利(2分)


本题解析:(1)北京时间(东八区)00:30,里约热内卢(西经42. 5°,西三区)的区时是:00:30-11= l3时30分。(2)巴西暖流流向是自北向南。(3)2009年10月3日,是南半球的冬季,瓦尔帕莱索是地中海气候,此时是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4)大陆桥的意义从交通、经济等方面分析。(5)工业的区位从原料、交通、市场、科技等方面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