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7-17 17:43:58
1、单选题 该图中有关地球自转方向的表示正确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自转方向。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关于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的夹角为90°时,太阳直射点永远在地表一个点上不动
B.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的夹角为90°时,南北半球的受热状况无差异
C.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的夹角为65°时,热带范围变大了
D.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的夹角为65°时,极昼和极夜的范围缩小了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的夹角为65°时,黄赤交角为25°,黄赤交角变大,热带、寒带范围变大,温带范围变小。正确答案选C。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表是12月22日甲、已、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读表回答3题:
? | 甲?地 | 乙?地 | 丙?地 | 丁?地 |
白昼时间 | 5小时30分 | 9小时09分 | 11小时25分 | 13小时56分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12月22日,北半球是昼短夜长;南半球是昼长夜短。所以丁地时间昼长13小时56分,昼大于夜。是南半球。选择D项。
小题2:赤道处是昼夜均等,各为12小时。纬度越高,昼夜时间离12小时差越大。所以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B项
小题3:地球的公转---黄赤交角的存在—昼夜长短的变化。选择D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为某日地球上甲、乙、丙、丁四地的昼长或夜长示意图,读图后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若图中有两地位于南半球,则这两地是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甲、丁
小题2:关于甲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转线速度为零
B.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转
C.该天,日出时刻地方时早于6时
D.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有两次达90°
小题3:如图示日期为6月22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黄赤交角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B.甲位于热带,乙可能位于寒带
C.甲地比乙地日出时刻早
D.四地中,丙地纬度最高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夜长为12小时,其余三地昼长不同,可判断甲地位于赤道,丙、丁两地昼长小于夜长,乙地昼长大于夜长,乙与丙丁不在同一半球,如果有两地位于南半球,可能是丙、丁地。正确答案选C。
小题2:甲地夜长为12小时,位于赤道,自转线速度最大;水平运动的物体几乎不发生偏转;日出时刻地方时等于6时;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有两次达90°。正确答案选D。
小题3:如图示日期为6月22日,甲位于赤道、乙地位于北极圈内、丙、丁位于南半球。由以上判断可知,甲位于热带,乙可能位于寒带。正确答案选B。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表为三地连续两日日出与日落时刻(北京时间)。
地点 时间 | 当日 | 次日 | ||
日出 | 日落 | 日出 | 日落 | |
① | 9:00 | 23:00 | 8:58 | 23:02 |
② | 7:19 | 18:41 | 7:20 | 18:40 |
③ | 5:40 | 18:48 | 5:39 | 18:49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日落时间-日出时间=昼长时间,根据表格计算到①、②、③地的昼长时间分别为14小时、11小时22分、13小时08分,根据纬度越低昼夜长短变化越小,昼长越接近12小时,说明该地越接近赤道,纬度越低,因此三地中纬度最低的是②,最高的是①。
小题2:此时③地昼长夜短,若③地为北京,则说明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次日③地的日出时间提前了,日落时间推迟了,说明③地的白昼变长了,北京的白昼变长了,说明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向北移动;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扩大,地球公转速度在逐渐变慢。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