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7-11 06:04:05
1、单选题 南水北调工程选择“东线先行”主要原因是:
①东线工程经过平原地区,长江水可通过人工渠道自流到华北平原,直达天津?②东线工程的工程量小?③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取水,水量大,北方受水地区可扩展到整个华北和西北?④东线工程抽取长江水的水量最大?⑤东线工程大量抽取长江水,可减少长江下游的洪涝灾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⑤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东线由于可利用京杭大运河,工程量小,但由于黄河以南,地势北高南低,故需逐级抽水北上,故①错误;东线工程的受水区域只有华北地区,而没有西北地区,③错误;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地区取水,导致入海径流量减少,影响长江河口环境,⑤错误。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线路及主要的优缺点。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云南省简图及甲地地貌观图(图4),回答8~9题。
小题1:若甲地频繁出现强降雨天气,容易引发的地质灾害是?(?)
A.洪涝
B.滑坡
C.地震
D.酸雨
小题2:乙地最适宜发展的工业部门是?(?)
A.旅游业
B.钢铁工业
C.纺织工业
D.有色金属冶炼工业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读中国东部沿海12个省(市、区)耕地、水资源比重对比图。完成题。
小题1:读图可知,我国东部沿海省(市、区)?
A.河北水土配合最差
B.广西水土配合最佳
C.水土配合总体较好
D.越往北水土配合越差
小题2:影响东部沿海各省(市、区)水土配合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降水量、地形
B.气温、降水量
C.耕地类型、耕作制度
D.地形、土壤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耕地、水资源比重的比值相差越大表示水土配合越差。由图知,北方水源不足,而南方水资源有余但耕地较少,其中河北水土配合最差。
小题2:我国北方东部沿海省(市、区)农业缺水更严重,主要原因是由于平原面积较广,耕地多,但由于北方地区降水量较少,河流下游水量不足造成的。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基础性试题,能根据图示的耕地、水资源比重的比值反映水土配合条件是解题的关键,并能结合我国的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和农业生产概况分析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读川气东送工程干线分布及长江部分水电站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3分)
(1)由于?的分布不均和?不平衡,要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体现了区域的差异性和?性。(3分)
(2)简述川气东输工程对上海地区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的影响。(2分)
(3)近年来,我国投资建设了中缅油气管道线,加强同中亚及俄罗斯的能源合作,简述这些举措对我国能源安全的意义。(4分)
(4)简述图示西部地区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分析开发水能资源对当地社会经济生态的影响。(4分)
参考答案:
⑴ 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开放(3分)
⑵ 缓解能源紧缺的矛盾,促进就业促进经济发展;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减少污染排放,进一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2分)
⑶ 缓解能源紧缺矛盾;增加能源进口多元化;摆脱马六甲之困;能源运输更加安全;良好的睦邻关系,使得能源供给更加稳定。(任答4点,4分)
⑷ 西南地区山高谷深,水位落差大;降水多,河流径流量丰富,因此水能资源丰富。(2分)
可以将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西部地区旅游和矿产资源的开发;促进社会就业和社会经济发展;有可能给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任两点给2分)
本题解析:
(1)由于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水平分布不平衡,导致资源跨区域调配;这体现了区域的差异性和开放性。
(2)川气东输工程对上海影响主要是缓解上海能源短缺现象,改善上海大气质量。
(3)缓解能源供需矛盾,进口多元化,保证能源安全和稳定供给。
(4)西南地区山高谷深,地势起伏发,河流径流量大,因此水能资源比较丰富。可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增加经济收入。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目前,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唐地区三大城市群三足鼎立态势渐趋明朗,并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三极。阅读下面的图表,回答24~25题。
2002 年中国三大城市群统计数据
? |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 京津唐城市群 |
城市数量(个) | l5 | 9 | 9 |
面积(万平方千米) | 10 | 2.2 | 3.26 |
人口(万人) | 7570 | 2625 | 2762 |
GDP (亿元) | 19125 | 9565 | 6553 |
进出口总额(亿美元) | 1752 | 2119 | 819 |
一、二、三产业之比 | 5.8:51.9:42.3 | 5.6:49.3:45.1 | 4.0:42.3:53.7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