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五)

时间:2017-03-06 02:54:2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东部亚热带季风区某区域相关资料的数据统计图。

E:向东倾斜 W:向西倾斜 N:向北倾斜   S:向南倾斜 O:平坦不倾斜
1:海拔100~199米 2:海拔200~299米  3:海拔300~399米4:海拔400~499米
【小题1】图中所示区域若有河流经过,据图判断该河流的流向为 (  )
A.自东向西
B.自西向东
C.自南向北
D.自北向南
【小题2】若岩层倾斜方向与坡向一致,易导致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据此判断图中最易发生滑坡的区域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3】一般来说,信号收发站的海拔越高,则其覆盖的范围越大。若移动公司要在本区域建立信号收发站,则最为合适的地点为(  )
A.甲
B.乙
C.丙
D.丁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根据岩层的倾斜方向,结合坡向分析,该地地形为一南北方向延伸的山谷。根据海拔高度判断,该地南部高北部低,河流的流向应是自南向北流,故C正确。
【小题2】根据海拔分布图,甲处南部海拔较高,其它三面平坦,不易滑坡,故A错误;丁处岩层平坦不倾斜,海拔最高,与周围高差不很大,坡度不是很陡,故D错误;丙处只有西面地势低,坡度小,不易发生滑坡,故C错误;乙处到最高点的高差最大,坡度大,最易发生滑坡,故B正确。
【小题3】信号收发站的海 拔越高,则其覆盖的范围越大,若移动公司在本区建信号收发站,需选择海拔最高的,读图可知甲处海拔为200-299米,乙处海拔为200-299米,丙处海拔为200-299米,丁处海拔为400-499米,丁处海拔最高最适合,故D正确。
考点:读图分析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对流层中气温出现“下冷上热”的情况,称为“逆温”,下列哪一现象与逆温有关(    )
A.清晨,炊烟袅袅,笼罩着山村
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D.“阴雨霏霏,连月不开”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因为近地面下冷上热导致大气下沉,如同雨伞一样罩在上空,A符合逆温现象造成的结果;B中的大漠孤烟直说明烟雾是一直的上升趋势说明近地面是热的这要才符合热力环流原理故B错;C是垂直自然带分布规律随海拔高度的温度水分变化造成的现象,故错;D的天气现象是锋面系统中准静止锋造成的与逆温现象没有关系。
考点:逆温现象及其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某国面积为854.7万平方千米,海岸线长7400多千米。结合该国土地利用图和主要城市的相关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城市材料:

a城市(22.9°S,42°W,海拔5米)
b城市(15.8°S,49°W,海拔1160米)
c城市(3.1°S,60°W,海拔72米)

(1)结合所提供的信息,比较a、b、c三城市的1月、7月平均气温与降雨量,写出温差变化最小和降雨量变化最大的城市,并分析其原因。
(2)概括该国综合性工业中心分布的特点,简析a城市的区位优势。
(3)说明该国在发展耕作业方面有利的自然条件和主要制约因素。


参考答案:(1)c纬度最低,属热带雨林气候,年温差最小;b位于巴西高原上属于热带草原气候,降雨量变化最大。
(2)综合性工业中心主要分布在巴西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南部沿海地区,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地区。a城市的区位优势有:沿海地区地形平坦,气候适宜,近海交通便利,是巴西经济中心,开发历史悠久。
(3)耕地面积广大(或地形平缓),水热资源丰富;北部广大热带雨林地区不宜大规模开发。


本题解析:(1)a、b、c三个城市为里约热内卢、巴西利亚、马瑙斯,分别位于沿海平原、巴西高原和亚马孙平原。c地马瑙斯因纬度最低,年温差最小,b地巴西利亚位于巴西高原上,年较差小,里约热内卢纬度最高,海拔最低,年较差最大。里约热内卢、马瑙斯都属于热带雨林气候,降水量变化小;巴西利亚属于热带草原气候,降雨量变化最大。
(2)工业中心分布的特点为高考重点的分布规律考查。a里约热内卢,是巴西最大的港口。分析应从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来分析。自然因素包括地形、气候和河流,社会经济因素包括资源、交通、政治、科技等。
(3)耕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包括地形、气候、土壤和水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气象部门用五天平均气温的高低作为划分四季的指标;低于10℃的时间段为冬季,高于22℃为夏季,10℃~22℃之间为春秋两季。读某年立冬我国大陆部分各地季节状况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形成图中我国各地在同一天出现三种季节的主要原因是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地形地貌差异
C.各地纬度差异
D.各地经度差异
【小题2】为了使季节划分与气候变化相符合,现在北温带的许多国家在气候统计上一般认为冬季包含         
A.10、11、12月
B.11、12、1月
C.12、1、2月
D.1、2、3月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五天平均气温是划分四季的主要依据,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有纬度(太阳辐射)、地表热力性质、地形地貌等,如果同一时间同一地域出现不同的季节,也就是气温差异大,因纬度(太阳辐射)和地表热力性质基本相同,那就是地形地貌的差异造成的。故选B。
【小题2】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地面长波辐射,而地面热量来源最终来自太阳辐射,由于吸热、转换、传热需要一定时间,所以气温的变化要滞后于太阳辐射的变化,北温带接受的太阳辐射最少是在12月,而气温最低在1月,而气候是依候平均气温来划分的,因此北温带许多国家在气候统计上一般认为冬季包含12、1、2月。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气候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共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IPCC(全球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在全球气候变化第四次评估报告中指出: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共同驱动,全球气候将在21世纪继续变暖。这一评估报告认为,本世纪末全球气温可能升高1.1℃~6.4℃。
材料二:中国能源消费构成示意图。

(1)根据全球气候变暖成因与危害之间的关系,填出图中各字母所表示的内容。
a        ;b          ;c             ;d           

(2)简要说明我国CO2排放总量大的原因,并就此谈谈我国控制CO2排放量的合理措施             
(3)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有可能上升,将会对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产生影响。为了预防海平面上升所产生的危害,可采取哪些措施           ?


参考答案:(共12分)(1)毁林  燃烧矿物燃料   极冰融化   沿海低地被淹
(2)原因:人口和经济总量大,能源消费总量大;矿物能(煤、石油和天然气)占能源消费构成的比重极高。
措施:开发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进行温室气体的回收;加强管理与宣传,提高节能意识
(3)研究海平面上升的影响,加强城市规划;提高防洪排涝能力、加高加固堤防、整理疏浚河流增加泄洪能力、消除内涝威胁等相应的防御措旆和对策;加强监测和预报;减少矿物燃料的使用,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