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3-06 02:04:27
1、单选题 “雪卷”是一种极为罕见的冬季自然现象,只有在温度、湿度、风速、地形以及雪花之间完美结合后才能形成。关于雪卷的形成条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保持在0~1℃的气温
B.降落几层较厚的新雪
C.持续不断的大风
D.略带一点坡度的地势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雪卷只有在平地或覆盖一层冰雪的丘陵开阔地才能形成。另外,地上还得飘落更多雪花,气温应该保持在零度或稍高于零度——零摄氏度到1摄氏度之间。所以A、B、D正确。强风可以吹起大团雪并令其不停翻滚,但不是雪卷形成的条件,C不正确,选C。
考点:奇特自然现象的形成条件。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甲、乙两图分别表示A、B两地间在一天中不同时段形成的热力环流,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A、B两地不可能表示:
A.林地 沙漠 B.海洋 陆地
C.城市 郊区 D.山谷 山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从甲乙两幅图中不难看出A B两地在一天中的不同时段形成了不同方向的热力环流,根据所学的热力环流几个实例来看有可能是海陆风或山谷风,但绝不可能是城市风,因为城市气温总是高于郊区,风总是从郊区吹向城市,方向在一天中不会出现相反的现象。故选C
考点:热力环流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对教材中谈到的热力环流的几个实例有比较准确的理解与掌握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图回答问题。
下图中的甲国有“欧洲能源接口”之称,俄罗斯和中东地区的输油(气)管道大多通过该国进入欧洲。甲国农业生产空间分布差异明显,沿海地区以园艺业(柑桔、油橄榄、蔬菜等)为主,而中、东部内陆以放牧业为主。横跨亚、欧两洲的A市是甲国最大的工业中心,人口约1350万。
(1)描述x半岛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6分)
(2)比较A、B两市气温日较差的不同点,并简析主要原因。(4分)
(3)分析甲国农业生产空间差异的主要自然原因。(4分)
参考答案:
(1)①年降水量在1000mm以下;②降水量从沿海向内陆递减③冬季多雨,夏季少雨。(6分)
(2)不同:B城市的日较差大于A城市。(2分)
原因:A城市临海,海拔低,日较差小:B城市位于内陆,海拔高,日较差大。(2分)
(3)沿海地区地势低平;降水较多,热量较充足;适合发展园艺业。(2分)内陆地区地形以高原为主;降水少;草场广阔;地广人稀,适宜发展游牧业。(2分)
本题解析:
(1)根据材料,图示地区为北半球,从图中可以读出,半岛年降水量都在1000mm以下,且降水集中在冬季;半岛沿海地区降水多,向内陆递减。
(2)从下图可以读出,A城市的气温日较差小于B城市。和陆地相比,海洋的比热大,升温慢,降温也慢,所以,沿海地区比内陆气温日较差小。海拔较高的地方,大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气温日较差大。与B城市相比,A城市靠近沿海,且海拔较低,所以气温日较差较小。
(3)农业生产类型是以自然条件为基础的。甲国沿海地区为地中海气候区,夏季光热条件好,且地势低平,适合发展园艺业;而内陆地区降水少,地形以高原为主,植被主要为热带草原,所以适合发展畜牧业。
考点:区域自然特点。农业区位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中①~⑦为某月北纬31°纬线上7个地点的气压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所示季节,②地的总体天气具有特点( )
A.低温晴朗
B.高温干燥
C.高温阴雨
D.温和多雨
【小题2】此时⑥所在地区的主要盛行风向为( )
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根据经纬度,⑦点位于北太平洋海面上,气压最高,海洋是高压,说明北半球是夏季。根据②地的经纬度,应位于地中海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总体天气特点是高温干燥,B对。
【小题2】根据⑥点的经纬度,31°N、120°E,位于亚洲东部,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附近,夏季盛行东南季风,风向为东南风,C对。
考点:经纬度定位,区域天气特征及成因。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某锋面系统示意图,回答第2题。
关于该锋面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
A.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推移时所形成的锋
B.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推移时所形成的锋
C.暖气团被迫抬升,其中水汽凝结成云
D.我国冬季暴发的寒潮,是该锋南下时形成的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及图示。根据图示冷暖气团的运动方向可判断,冷气团后退,故判断为暖锋,即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进攻,B项正确;我国冬季的寒潮是受冷锋影响而形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