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3-06 01:41:27
1、单选题 读图“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mm),完成问题。
【小题1】影响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①农牧活动 ②距海远近
③季风风向 ④纬度位置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小题2】甲地降水较丰富,与之关联的资源有
①草原 ②水能
③石油 ④森林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和等值线的综合分析。
【小题1】我国东北地区的年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降水量主要来自夏季风影响,故距海远近的差异形成降水量的差异。
【小题2】甲地降水量丰富,结合当地的地理位置判断位于长白山区,降水量丰富故森林茂密,且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8分)图甲为我国西南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乙为图甲中河流实测化学耗氧量COD(mg/L)水质状况曲线图(注意:COD的数值越大,则水体污染越严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说明图甲中③所在地主要的污染源及其原因。(4分)
(2)据图乙,描述②处河流水质随时间变化特点并分析原因。(4分)
参考答案:
(1)噪声污染,靠近铁路和高速公路线;水体污染,来自上游城区的污染物较多。
(2)特点:夏秋季水质好,冬春季节水质差;夏秋季节约达Ⅲ级水标准,冬春季节约为Ⅳ级水标准。
原因:夏秋季节受夏季风影响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流速快,自净能力强;冬春季节降水少,河流水量小,流速慢,自净能力差。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1)③处位于铁路和高速公路线附近,噪声污染大;位于城区的下游,生活和生产的污水较多。
(2)影响水质的因素可从水量大小、流速快慢等角度分析。
考点:该题考查水污染。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游客被困在如下图所示的山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且该地多岩崩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题1.图中C处陡崖最大高度可能为2.图3为一段等高线地形图,实线为等高线(单位:米),虚线为泥石流路线,游客此时正好位于O点,则其正确的逃生路线是3.救护直升机停靠在山顶H处,被困游客位于A、B、C、D四点中某一位置,则救护人员能够直线观测到的点是
A.390米
B.420米
C.220米
D.180米
E.①
F.②
G.③
H.④
I.A点
G.B点
C点
D点
参考答案:1. A
2. B
3.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断。
1.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为(n-1)d≤h<(n+1)d。计算即可。
2.泥石流顺着山谷而下,故应沿山坡向上跑,即②线正确。
3.连接H到ABCD各点,中间没有地形凸起,且图示H到B地形上陡下缓,故视线能直接看到。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该图为我国某山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据图回答问题。
小题1:AA′两点间建有一座桥梁,此桥梁的桥面与谷地底部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A.150米
B.240米
C.360米
D.420米
小题2:经过环保部门检测,发现桥下河水农药残留物超标,这些农药残留最可能来自于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该图等高距为100米,桥面与谷底的差距约2.5个等高距,故B正确。
小题2:根据等高距分析集水范围,甲、乙两地位于下游另一支流的集水区,丁地位于下游河段的集水区;只有丙地位于桥下河段的上游集水区。C正确。
点评:符合等高线的一般判读规律,难度一般,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等高线地形图海拔高度判断的基本方法,本题还可考查地形对气候、农业等方面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①、②、③、④四地段中平均坡度最大的为(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海拔低于 400米的区域面积约为( )
A.0.05 km2
B.0.5 km2
C.5 km2
D.50 km2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稀疏坡度缓,从图中看出,④处等高线距离近,相对密集,所以坡度陡。选D。
【小题2】海拔低于400米的区域位于本区的东北部,大致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 三角形的长度约为3个比例尺单位,也就是450米(即0.45km),宽度约为1.5个比例尺单位,也就是225米(即0.225km),则此三角形的面积约为(0.45×0.225)/2=0.050625 km2。选A。
考点:等高线判读和计算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