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3-02 18:43:44
1、单选题 读“某日昼夜半球示意图”和“太阳直射点移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在图13中用箭头画出太阳的直射光线。
(2)图13表示的日期是_______(前后),该日正午太阳高度由_______向其南北两侧递减,赤道上的昼夜状况是_______。
(3)图13所示日期太阳直射点位于图14中的_______位置(填序号),此日三个月内太阳直射点开始向_______(方向)移动。
(4)太阳直射点从①向②位置移动过程中,北极圈内出现_______(极昼或极夜)现象,且其范围逐渐_______。
(5)太阳直射点从③向④位置移动过程中,北京日出时间越来越_______,正午人影长度越来越______。
参考答案:(1)图略(1分)
(2)12月22日前后,南回归线,昼夜平分。
(3)④,北。
(4)极昼,扩大。
(5)晚,长。
本题解析:(1)阳光始终垂直于晨昏线。(2)图示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夜,故判断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此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故正午太阳高度自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3)结合上题分析,此时为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即④位置。三个月内,太阳直射点不断向北运动。(4)图示从①向②位置移动过程,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故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由于直射点向北移,故北极圈内极昼范围扩大。(5)太阳直射点从③向④位置移动过程,太阳直射点向南移,故北京的昼长逐渐变短,故日出越来越晚,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故正午人影不断变长。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基础性试题,适宜高一测试。能抓住图示的晨昏线分布基本规律,进而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并能结合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进而分析对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等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 下图为某地一天中太阳视运动轨迹,北京时间6点,太阳运动至③点,测得当时太阳高度角θ为40°。读图回答1—3题。
1、太阳在这一天中的运动过程依次为
[? ]
A、②→③→④→①→②
B、①→②→③→④→①
C、②→①→④→③→②
D、①→④→③→②→①
2、该地的地理坐标是
[? ]
A、(70°S,30°E)
B、(70°N,150°W)
C、(70°S,150°W)
D、(70°N,30°E)
3、该日前后
[? ]
A、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B、今夜月圆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C、元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
D、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参考答案:1、B
2、B
3、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表示我国"六一"儿童节那天阳光照射地球的是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晨昏线图的综合判断。6月1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故北极地区出现极昼,晨昏线与极圈相交;D图符合。
本题难度:困难
4、综合题 读“地球公转的位置”图(从地球北极上空俯视),回答下列各题:(12分)
(1)图中A、B两位置代表的节气名称分别是:A?,B?。
(2)在A、B、C、D四位置中,地球公转线速度最快的是?,角速度最慢的是?。
(3)地球由A向B运动时,太阳直射点是向?方向移动。南极附近发生极昼现象的范
围逐渐?(增大、减小)。在此时段内,?半球的昼渐长。
(4)地球处在?点位置时,北半球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小值;地球处在A点时,北半球的昼夜长短状况为?,南半球的昼夜长短状况为?。
(5)甲、乙分别处于A、B、C、D四点中的哪一点附近?甲图?,乙图?。
参考答案:(1)冬至?春分
(2)A? C
(3)北?减小?北
(4)A?昼最短夜最长?昼最长夜最短
(5)A?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晨昏线图与地球公转轨道图的综合运用。
(1)根据公转轨道中的太阳直射点位置(引出阳光位置),判断A位置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表示冬至日;C位置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表示夏至日,故B表示春分;
(2)地球公转速度的规律:近日点(1月初)最快;远日点(7月初)最慢;
(3)A表示冬至,B表示春分,如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南极圈附近极昼范围缩小;由于太阳
直射点向北移,说明北半球昼变长,夜变短;
(4)北半球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值为冬至日;地球处于A点,则说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则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
(5)甲图的晨昏线特征: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夜,故判断为冬至日;乙图
表示晨昏线过极点,即与经线重合,为春秋分日。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图1中弧线ABC为晨昏线的一段,阴影部分为黑夜。图2为地球极地俯视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
(2)此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和纬度分布规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__________(快、慢),该季节上海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
?
(4)此日,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a点昼长为______?__
小时,b点日出为_________________点,a点在b点的_____________方向。
参考答案:
(1)略(2分)
(2)季节分布规律: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全年中的最大值(1分); 南半球达全年中的最小值(1分);
纬度分布规律:正午太阳高度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降低(1分)。
(3)慢?高温多雨?
(4)23°26′N,135°W? 0小时? 6点?西南方向
本题解析:
(1)根据图1可知是6月22日的太阳光照图。图2根据自转方向是顺时针方向,推理是南半球。45?E地方时是0时。
(2)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角由南回归线向二侧递减,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达到一年最大值。
(3)公转在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慢。上海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是高温多雨。
(4)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所以直射点的纬度是23°26′N,45?E地方时是0时,直射点的经度是135°W。a是南极圈,发生极夜现象。B位于赤道,日出是6时,日落是18时。A在b的西南。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