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2-01 22:47:05
1、单选题 下列地理名称,按组成和被组成的关系排列正确的是
①岩石 ②化学元素 ③矿床 ④矿物
⑤矿产 ⑥地壳 ⑦变质岩 ⑧沉积岩 ⑨岩浆
A.②—⑤—①—⑨
B.②—④—⑥—⑦
C.②—④—①—⑥
D.②—④—③—⑤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壳的物质组成。地壳是由岩石组成的,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矿物是有地壳中的化学元素组成的。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关于内力与外力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内力作用使地表形态趋于平坦,外力作用则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B.外力作用在地壳形态变化中起主导作用
C.在 一个地区一段时间内,可能是内力占优势,也可能是外力占优势
D.地形的变化总是先有内力的作用然后才有外力的影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内力作用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外力作用使地表趋于平坦,两者同时起作用,共同塑造地表形态。但在一个地区一段时间内,可能是内力占优势,也可能是外力占优势。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灰云团对其覆盖地区影响是
A.增强了大气反射作用,使气温增高
B.减弱了大气反射作用,使气温降低
C.增强了大气逆辐射,使昼夜温差变小
D.减弱了大气逆辐射,使昼夜温差变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的保温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大气中的臭氧和氧原子主要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红外线),而对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吸收很少,太阳辐射不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除少部分透过大气返回宇宙空间外,绝大部分为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因此,地面是低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大气逆辐射: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放出红外辐射,也是长波辐射,其大部分辐射向地面,称大气逆辐射,补充地面热量的损失,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灰云团,增强了大气逆辐射,使昼夜温差变小。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中B、D代表的岩石分别是
[?????]
A.侵入型岩浆岩、沉积岩????
B.沉积岩、侵入型岩浆岩??
C.变质岩、喷出型岩浆岩????
D.沉积岩、变质岩
2.图中②表示的是
[?????]
A.外力作用???????
B.变质作用?????
C.上升、冷却凝固作用??????
D.高温熔化作用
参考答案:1.A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风化作用
B.流水侵蚀作用
C.沉积作用
D.冰川侵蚀作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黄土高原地区黄土质地疏松,抗侵蚀能力差,再加上该地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所以流水侵蚀严重,地表沟壑万千。
考点:考查外力作用及其地表形态。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