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2-01 22:38:14
1、单选题 读图,回答各题。
【小题1】图示
A.花岗岩的形成早于石灰岩
B.乙山为断块山
C.甲处位于向斜的槽部
D.地形主要为山地
【小题2】在野外考察时,判断丙断层的依据有
①断层面发育的陡崖 ②断层破碎带 ③断层两侧岩层错开 ④相对下沉的岩体形成低地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花岗岩是岩浆侵入形成,图示岩浆侵入石灰岩,所以花岗岩形成的时间迟于石灰岩,A选项错误;乙处为背斜山,B选项错误;甲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甲位于向斜的槽部,C选项正确;该处海拔总体低于500,起伏较小,所以为丘陵地形,D选项错误;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2】断层处岩层破碎,两侧岩层错开,②③正确;由于受到外力作用,不一定存在陡崖和低地。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新疆是我国著名的旅游区,其中包括许多独特的地貌景观,据图回答题。
图例:○ 城市
【小题1】在上图中 D地旅游中,最常见的地貌景观是( )
【小题2】塔里木盆地城市聚落多分布在所示哪类地貌类型上( )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根据上图的山脉、河流分布判断该地区位于新疆,干旱地区,故图示c沙丘广布;A图表示“V”型河谷;B为山麓冲积扇;D为风蚀蘑菇。
【小题2】塔里木盆地的城市聚落多分布于盆地边缘的山麓冲积扇地区,地势较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适宜农耕,故人口集中,利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区域地理和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学生只要能根据图示判断不同的地貌类型,并结合我国的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和内陆盆地地区影响城市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外力作用被称为地表形态的雕刻师。回答1—2题。
1、造成埃及著名景观“狮身人面像”严重缺损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
A、流水的侵蚀作用
B、流水的沉积作用
C、风化和风力的侵蚀作用
D、海水的侵蚀作用
2、石灰岩溶洞中的钟乳石、石笋的成因主要是
[???? ]
A、流水的溶蚀和沉积作用
B、冰川的刨蚀和沉积作用
C、风力的侵蚀和沉积作用
D、海水的侵蚀和沉积作用
参考答案:1、C
2、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填空题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此时d地的盛行风向是 ,该地风向呈季节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2)①洋流按性质分属于 ,对沿岸地区的气候起 作用。
②海域位于板块与板块的 (消亡、生长)地带,宽度将不断 (缩小、扩大)。
(4)图示时期,地球的公转速度较 , 杭州市昼夜长短状况是 。
(5)澳大利亚的植被从a→b→c为荒漠到草原到森林的变化,这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 的
分异规律,这个分异规律产生的主导因素是 。
参考答案:(20分)
(1) (4分)西(偏)北风 &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图中南亚地区盛行东北风,可以判断图示季节是北半球冬季,d地是我国冬季盛行西(偏)北风,冬季风的成因主要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2)①洋流为西澳大利亚寒流,按性质分属于寒流,寒流对沿岸地区的气候起降温减湿作用。②海域为红海,位于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属于生长边界交界地带,宽度将不断扩大。
(4)根据图中南亚地区盛行东北风,可以判断图示季节是北半球冬季,地球的公转速度较快,杭州市位于北半球,昼短夜长。(5)澳大利亚的植被从a→b→c为荒漠到草原到森林的变化,从西部荒漠到草原到东部的森林,属于自然地理环境从沿海到内陆的分异规律,这个分异规律产生的主导因素是水分。
考点:本题考查气压带和风带、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地貌中,由风力侵蚀作用而形成的是
A B C D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外力作用。A图表示河流侵蚀形成的峡谷;B表示流水沉积形成的河口三角洲;C表示风力侵蚀形成的风蚀蘑菇;D图表示风力沉积形成的沙丘。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