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2-01 22:24:03
1、单选题 下列各组岩石中,按成因属同一类型的是
A砾岩、大理岩、板岩????B花岗岩、玄武岩、大理岩
C砂岩、石灰岩、页岩????D板岩、花岗岩、大理岩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可以采用排除法,A中的大理岩、板岩属于变质岩,砾岩属于沉积岩;B中花岗岩、玄武岩属于岩浆岩,大理岩属于沉积岩;C中的砂岩、石灰岩、页岩都属于沉积岩;D中的板岩、大理岩属于变质岩,花岗岩属于岩浆岩。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为“水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字母a至f为水循环环节,①②③代表三大类岩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图中水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有
A.a、b组成的水循环可以使陆地淡水资源不断更新
B.我国东南季风和台风登陆属于c环节
C.①②③可以直接相互转化
D.花岗岩属于③这类岩石
【小题2】e环节作用下形成的地貌有
A B C D
参考答案:【小题1】BD
【小题2】B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本题主要涉及水循环和地壳物质循环,水循环考了不常考的海上内循环和海陆间循环的环节,地壳物质循环突出考查了易被忽视的岩浆岩与其他岩石的不互逆关系。a是海水蒸发,b是海上降水,不可以使陆地淡水资源不断更新;c是水汽输送,我国东南季风和台风登陆属于水汽输送环节;①是沉积岩,②是变质岩,③是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可以相互转化,但与岩浆岩不可相互转化;花岗岩属于③岩浆岩这类岩石。
【小题2】本题主要考查塑造地表形态的外力作用,其中不易区分可能是海南岛南天一柱。解决本题需掌握不同外力作用所形成的各种地表形态。e环节是地表径流,多表现为流水作用形成的地貌。选项A是新月型沙丘,属风力堆积地貌;长江三峡是流水侵蚀地貌;海南岛南天一柱是海蚀地貌,选项D河口三角洲,是流水堆积地貌。
考点:本题考查水循环和地壳物质循环;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由于河水和海水的相互顶托,河流入海口常形成“水下沙坝”。其形成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A.侵蚀作用
B.堆积作用
C.风化作用
D.搬运作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河口堆积作用明显,形成“沙坝” 。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如图所示
【小题1】三大类岩石转换过程中,与②作用过程相同的是( )
A.①
B.③
C.⑤
D.⑧
【小题2】③过程不包括的作用形式是( )
A.沉积作用
B.侵蚀作用
C.搬运作用
D.变质作用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小题1】根据图示信息可知,A是岩浆岩,B是沉积岩。①是变质作用,②是外力作用,
③是外力作用,④是变质作用,⑤是重融,⑥是岩浆活动,⑦是重融,⑧是重融。选择B
项。
【小题2】③是外力作用。板块风化,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变质作用属于内力
作用。选择D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20世纪50年代,我国地矿程人员在黑龙江松嫩平原某地区经多年地质勘探,判定本地区为大型背斜构造,储油的可能性极大。后经开采,原油喷出。本地区地质剖面如右图所示。据此完成题。
【小题1】该地区为大型背斜构造的判定依据是在地表由甲至乙一线多点采集岩石标本,经同位素方法测定,岩石年龄分布为
A.老—新—老
B.新—老—新
C.无规律
D.新—较新—较老—老
【小题2】图中的E.F.G分别代表的是
A.气、水、油
B.气、油、水
C.水、气、油
D.油、气、水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2】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从形态上看向斜一般是岩层向下弯曲,背斜一般是岩层向上拱起。这道题图中的岩层结构是向上拱起的,为背斜。若从岩层的新老关系上判断,背斜中心部分的岩层较老,两侧的岩层较新。
【小题2】在实际应用中,背斜通常储油和天然气,所以找油找天然气应该选背斜构造;向斜通常储水,找水应选向斜构造。由于油、气、水密度不同,故E对应气,G在最下面对应密度较大的水,F与油对应。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背斜的构造和应用。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了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地质构造不能仅仅靠岩层弯曲形状判断,还可根据岩层新老关系判断。另外学生还得掌握背斜谷、向斜山的成因。因为在实际中,背斜顶部受到张力,岩层容易破碎,容易被侵蚀成谷地;而向斜由于向斜槽部受挤压,岩层紧实,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