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试卷《中国区域差异》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六)

时间:2017-02-01 22:22:0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黄河是我国的母亲河,读黄河水系和部分河段景观图,回答问题。

(1)甲图所在地是黄河______游重要的农耕区_______平原。该平原位于我国四大干湿地区中的_______
??? 地区,这里可以发展种植业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图反映的是长期在_______侵蚀切割下形成的_______地貌,该地貌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__,
??? 其中面积较大的残留高原面称为________,孤立的土丘称为_______。该区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至少3点)。
(3)从龙羊峡到青铜峡是黄河水能最丰富的河段,该河段水能丰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黄河容易发生凌汛现象的河段位于_____________等省(区),凌汛发生的时间是在___________。
(5)黄河下游流域范围细长狭窄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上;河套;干旱;黄河流经该平原,有丰富的灌溉水源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2005年11月26日8时49分,我国27.9N、115.7E,发生了里氏5.7级地震,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湖北、安徽、浙江、江苏等地均有震感,美国地质调查局估计此次地震震源深度约为10千米。回答题。1.有关此次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是2.关于此次地震震中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北京和当地测到该次地震的震级不同
B.地处人口密集地区,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C.属于深源地震,破坏性大
D.此次地震的主要原因是它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带上
E.附近近几年湖泊蓄水能力降低,是围湖造田的结果
F.距离北京大约1300多千米
G.土质疏松是造成该地区水土流失的直接原因
H.位于地势第二级


参考答案:1. B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A错误;结合经纬度位置,此次地震发生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人口稠密,故震级并不高,但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B正确。此次地震震源深度约为10千米,震源较浅,C错误;结合经纬度位置,此次地震的震中位于亚欧大陆内部,D错误。
2.根据27.9°N、115.7°E的经纬度位置判断,该地区位于鄱阳湖平原,近几年来,该地区已经实施退田还湖,故A错误;根据该地与北京的经纬度位置的差异,距离约12*111KM,故B正确。该地区的土壤为红壤,土质粘重,C错误;鄱阳湖平原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关于地震的概况和我国的区域地理。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地震震级、影响地震危害的主要影响因素、地震的形成原因等内容,结合我国的区域地理概况分析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下面经纬网图,回答以下各题:
1.关于四地区特征叙述,正确的是2.关于四地区突出的环境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地区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
B.②地区是我国主要的木材基地
C.③地区河流含沙量大,汛期短
D.④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区
E.①地区——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F.②地区——黑土侵蚀、森林的破坏
G.③地区——酸雨危害、土地盐渍化
H.④地区——干旱风沙、土地沼泽化


参考答案:1. D
2. A


本题解析:1.①地区位于黄土高原,煤炭资源丰富;②地区位于华北,不是我国主要的木材基地;③地区位于四川盆地,河流含沙量小,汛期长;④地区位于长江流域,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区。
2.①地区位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现象严重,所以A项正确。②地区主要是水土流失;③地主要是植被破坏造成的水土流失;④地区主要是环境污染。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我国甲、乙两区域图,回答问题。
1.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2.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①夏季热量充足 ②劳动力价格较低 ③农业科技发达 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A.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
B.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
C.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
D.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
E.①③
F.①②
G.②③
H.③④


参考答案:1. C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图示的重要地理事物及轮廓判断,甲位于塔里木盆地;乙为我国海南岛;塔里木盆地的河流流量主要受冰川融水补给为主,故河流流量受气温影响,夏季流量大,C错误。
2.结合上题分析,两地共同的区位优势是夏季热量充足,劳动力价格较低,而两地的经济发展水平都还较低,故科技和机械化水平较低。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比较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低,基础性试题,学生只要能根据重要地理事物准确进行区域定位,并结合我国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进而分析河流流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和流量的季节变化特征等内容。注意比较分析。


本题难度:困难



5、综合题  读我国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示意图(下图),回答问题。
油菜生长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水分条件,我国北起黑龙江,南至海南,西起新疆,东至沿海各省,不论是青藏高原,还是长江中下游平原,总可以看到一片片金灿灿的油菜花。
? (1)根据图示信息,归纳我国东南地区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分布的基本特征___________,其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油菜在青藏高原上分布在_______谷地和_______谷地,其区位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油菜过去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近年来,有北移南迁趋势,造成其区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
(4)新疆塔里木盆地周边地区,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油莱开花日期等值线大致呈纬向分布(或油菜花由南向北依次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首页 上页 5 6 7 下页 尾页 6/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