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农业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练习版)(一)

时间:2017-01-19 08:07:3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区推广的农业模式,读图回答小题。

小题1:该农业模式属
A.精确农业
B.处方农业
C.立体农业
D.有机农业
小题2:该农业模式在当地大力推广,可有效缓解的生态问题是
A.山体滑坡
B.水土流失
C.次生盐碱化
D.生物多样性减少
小题3:该地区出现南方罕见的井灌农业生产方式,主要原因是
A.雨热不同期
B.降水少,蒸发强
C.水污染严重
D.地表水下渗严重



2、综合题  下图为“黑龙江农业战略格局分布图”和“三江平原农业生产模式图”。读图回答问题。(13分)

(l)黑龙江省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其发展的气候条件有_______。(6分)
(2)东北大米以其质优而闻名,促使东北地区水稻种植面积扩大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2分)
(3)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三江平原充分利用_______,形成了当地特有的农业生产模式,其生态意义有_______。(5分)



3、单选题  我国某县(Q)北依燕山,缓坡地分布有由片麻岩发育形成的土壤。该县板栗栽培历史悠久,境内百年栗树随处可见,是我国著名的板栗生产之乡(如图显示为该县生产的板栗)。早在20世纪40年代,位于我国东部的某国(R)从Q县采集种栗,并调集专家选择和Q县同一纬度(约40°N)的本土山区进行了栽培试验,其生长出来的板栗品质却与Q县板栗相差甚远。据此完成小题。

小题1:同一纬度的山区,R国生长出来的板栗品质不及我国Q县板栗,形成这种差异的最主要的自然条件可能是(  )
A.光热
B.降水
C.土壤
D.地形
小题2:Q县应分布在我国的(  )
A.辽宁省
B.河北省
C.陕西省
D.甘肃省



4、综合题  由太阳辐射能转化为粮食产量的经验公式:
粮食最高产量P=0.075QTWS[千克/(公顷·年)]
Q:太阳辐射收入[105焦耳/(厘米2·年)]
T:温度有效系数=无霜期/365
W: 水分有效系数=降水量/蒸发量(若大于1时,取值为1)
S:土壤有效系数
根据下表数据,依据公式,回答下列问题:

(1)东北平原南部每公顷粮食产量最高可达 ??????????(用沈阳数据)。
A.1101.6千克
B.11016千克
C.31016千克
D.110160千克
(2)粮食生产的自然限制因素在青藏地区主要是(用拉萨数据)????????;在河西走廊(用酒泉数据)????????????????????、???????????????????
(3)江汉平原(用武汉数据)粮食单产高的主要原因是??????????????????????
???????????????????????????????????????????????????????????????????????
(4)要发展我国西部地区的粮食生产,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



5、综合题  (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左图是我国某地区图,图中虚线为不同时期种植业分布北界。右图是位于陕蒙交界的红碱淖,属于国家级的重要湿地,是世界上最大的遗鸥繁殖与栖息地,素有“大漠明珠”之称。近几年来,红碱淖的水位以每年20-30厘米的速度下降,如果不采取紧急措施,红碱淖未来几十年内很可能完全干涸,难以摆脱成为“第二个罗布泊”的命运。

(1)下图为①区域近年大力推广的生产模式,简述其优势。(6分)

(2)③地是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和自治区水果蔬菜基地,评价③地发展农业的气候条件。(8分)
(3)结合以上图文材料分析红碱淖萎缩的原因。(8分)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1/9/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