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考点预测(2017年强化版)(七)

时间:2017-01-19 07:19:0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这一天是北半球的节气是?????,日期为?????????前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图中A点的昼长为?????小时, B点的昼长为?????小时,C点的昼长为??????小时。
图中昼夜半球的分界线为???????(填“晨线”或“昏线”),A、B、C三地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这一天北京的昼夜长短状况是????????????,天安门广场旗杆正午的影长一年中最??????(填“长”或“短”)。


参考答案:夏至;6月22日;23°26′N(或“北纬23°26′”、“


本题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光照图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于北回归线上,北极圈有极昼现象,南极圈有极夜现象。赤道上始终是昼夜均等。根据自转方向有夜半球到昼半球的分界线是晨线,自转线速度随纬度的增加而递减。北半球昼达一年最大值。北回归线一般中午太阳高度达一年最大值,影子最短。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面俯视图中,虚线是晨昏线,实线为纬线。AB两点的经度差为60°,P点为中点,某天文兴趣小组在P点用量角器测得北极星的高度为68°。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A点的地方时是
A.6点
B.10点
C.14点
D.22点
小题2:此时,最可能的是
A.我国大陆等温线向南(低纬)弯曲
B.我国东南沿海常受到台风侵扰
C.地中海沿岸正处于副热带高压控制
D.科考人员在北极地区进行科考活动


参考答案:小题1:B小题1: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局部晨昏线的判读。小题1:结合图示P点为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而北极星高度为68°,即当地纬度为68°N。且能观测到北极星说明P点位于夜半球,即图示68°N以北出现极夜,故太阳直射点位于22°S,图示P点位于昼半球的平分线,为12时,图示AB经度差为60°,则AP经度差30°,结合北极地区的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故A点时间较P点晚2个小时。
小题2:结合上题分析,此时为北半球的冬季,故我国大陆较同纬度海洋温度低,故向低纬地区凸出,A正确。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多发于夏秋季节,B错误。地中海沿岸冬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C错误。此时北极出现极夜,不利于科考,D错误。
点评:本题结合局部晨昏线和区域自然环境,综合性较强,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下图XOY为地轴,MN为赤道,EF、E?F?为回归线,ST、S′T′为极圈。读图回答:(9分)

(1)目前黄赤交角在图上是:?????
A.∠XOF
B.∠TOF
C.∠FON
D.∠TON
(2)按地球上"五带"的划分,图上ST与EF之间为?????带。
(3)当太阳直射点在图上自MN向北移动到EF,再由EF向南移动到MN的过程中,在S?T?及其以南范围内,有极夜现象出现的地区变化规律是???????????????????????
(4)假设黄赤交角变为35°,这时,地球上北半球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将自???????(纬度)纬线向南、北降低;达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的纬度范围是????????????;在地球上"五带"的划分中,与现在相比,范围将扩大的是?????????????


参考答案:
(1)C??
(2)北温带?
(3)出现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第(1)题中要知道黄赤交角为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图中MN为赤道面,EF为黄道面,所以∠MOE?或∠FON应为黄赤交角。
第(2)题考查五带划分,而极圈与回归线之间为温带,则ST与EF间为北温带。
第(3)题则考查了太阳直射点移动与极昼极夜范围变化的关系。
第(4)题,当黄赤交角变为35°时,则南北回归线为35°N和35°S,南北极圈纬度变为55°S和55°N,由此知五带中热带、寒带范围将扩大,温带范围则缩小。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抓住图示中的地轴、赤道面、黄道面的分布判断黄赤交角,并调用课本相关内容掌握黄赤交角存在的地理意义即可作答。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图回答问题:
1.关于图示区域自然环境条件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2.关于图中P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3.与图示区域沼泽地形成,关系不大的是

A.以丘陵、山地为主,地势东北高,西南低
B.河流含沙量小,有凌汛现象产生
C.有机质含量低,土壤贫脊
D.气候干旱,植被叶片退化成针状
E.开垦耕地首先需要改造的是地形条件
F.农业生产二年三熟,主要粮食作物为春小麦
G.农业机械化水平高,家庭农场经营为主
H.该区域的发展需要退耕还沼
I.气候
G.水系
土壤
植被


参考答案:1. B
2. D
3.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东北地区。
1.A项图示河流自西南向东北流,说明地势西南高,东北低;错误;B项,图示地区由于植被覆盖率较高,故河流含沙量较小,且由于所在纬度较高,河流有冰期,且河流自较低纬度向较高纬度流,故可能出现凌汛正确。C项东北黑土肥沃;错误;D项图示地区为湿润、半湿润地区,主要的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错误。故选B项。
2.图示P位于三江平原,A项该地区开垦根据主要是排水改造水分条件;错误;B项东北地区的农业耕作制度为一年一熟;错误;C项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主要实施国营农场;错误。D项为了保护三江平原的湿地,故应退耕还湿正确。
3.该地区沼泽影响的原因与气候的关系:气温低,蒸发弱;而降水较多;与水系的关系:河网稠密,地表水多;与土壤的关系:地下冻土广布,故选D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我国沿海某省一个课外小组某日测得当地日出、日落时间分别为北京时间6:40、16:40。据此回答20~22题。
小题1:该地的经度约为(?)
A.120°E
B.125°E
C.115°E
D.110°E
小题2:该日可能在(?)
A.11月
B.9月
C.7月
D.5月
小题3:该月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南海海水经马六甲海峡流向印度洋
B.印度洋海水经马六甲海峡流向南海
C.拉普拉塔河进入枯水期
D.印度河进入丰水期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2:A
小题3:A


本题解析:小题1:根据正午北京时间计算经度。根据日出日落时间计算白昼时间为10小时,正午北京时间为11:40,而该地地方时为12:00,则该地经度为125°E。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2:该日昼短夜长,所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而且较为接近南回归线。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小题3:该月为北半球的冬季,所以印度洋洋流为逆时针,南海海水经马六甲海峡流向印度洋;拉普拉塔河进入丰水期;印度河进入枯水期。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