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1-19 06:36:07
1、单选题 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问题。
图中a、b、c、d、e分别表示
A.蒸发、地表径流、水汽输送、下渗、地下径流
B.下渗、地表径流、蒸发、水汽输送、地下径流
C.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蒸发
D.水汽输送、下渗、地下径流、蒸发、地表径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水循环。图示e表示海洋水蒸发形成水汽;a表示水汽输送;b表示河流水汇入海洋,为地表径流;c表示下滲;d表示地下径流,故选C项。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指标(???)
A.多年平均降水量
B.多年平均蒸发量
C.多年降水量与径流量之和
D.多年平均径流量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水循环。地球上的水主体位于海洋,陆地水比重小,淡水比重更小,而淡水主要储存在冰川中,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通常是指:河流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所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指标是多年平均径流量。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都具有的主要环节是(???)
①蒸发?②地表径流?③降水?④蒸腾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水循环。水循环可分为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植物蒸腾等。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都具有的主要环节是蒸发和降水。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10 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世界两大湖泊示意图, 图中甲、乙两湖泊的湖泊面积 自上世纪 60 年代以来都呈缩 小趋势。
(1)分析甲、乙两湖湖水含盐 暈变化的趋势及自然原因。(4 分)
(2)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 度分析甲地大力发展棉花种植对湖治面积的影响。(3 分)
(3)面对乙地区湖洎面积不断缩小的状况,请提出一项具体的解决措施,并说明 理由。(3 分)
参考答案:
(1)甲湖含盐量变大(1 分),原因是甲湖注入河流带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甲湖含盐量变大(1 分),读图甲湖是咸海,是内流湖。位于中亚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量大。陆地注入河流带来盐类物质进入湖泊,湖水蒸发,盐分在湖中积累,所以含盐量不断增高。乙湖是洞庭湖,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是外流湖。与长江相通,湖水有进有出,不利于盐分积累,含盐量变化较小。
(2)结合前面分析,甲地深居内陆,气候干旱,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河流多内流河,径流量较小,入湖水量小。大力发展棉花种植需从入湖河流取水灌溉,导致入湖水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
(3)乙地湖泊面积缩小的原因有围湖造田,所以要退耕还湖。使耕地还原为湖泊,扩大湖泊面积,蓄积更多湖水。另一原因是泥沙淤积。所以应在上游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缓解湖泊淤积,进一步缓解湖泊面积的缩小,同时植树造林,可以使注入湖泊的水量更为稳定。
第三是应发展节水农业。可以减少农业灌溉用水,增加入湖水量,扩大湖泊面积。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水库多年平均入库水量和月均水位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该水库的位置最可能的地区是
A.青藏高原
B.淮河流域
C.松花江流域
D.西北地区
小题2:下列关于该水库所在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6~8月水库水位在持续升高
B.该水库水位随着入库水量的增加而升高
C.降水季节变化较小
D.冬、春季节水库入库水量多于出库水量
小题3:水库出现最低水位的原因可能是
A.该时期流域内降水量少
B.居民生产、生活用水量多
C.工业用水量增加
D.为防洪释放水库蓄水腾出库容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2:A
小题3: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河流入库水量季节变化大,夏季入库多,冬季入库少,说明是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排除AD,若为东北松花江,则有春汛,而且雨季为7、8月,应该有两个入库峰值,且入库最大值应该出现在7、8月,与图中入库最大值6月不符,排除C,B项正确。
小题2:读图可知,6~8该水库水位一直在增高,A项正确;图中5月入库水量增加,而水位反而最低,B项错误;从入库水量看,该水库流域降水季节变化大,C项错误;冬春季入库水量高于对应的水位,说明入库水量低于出库水量,D项错误。
小题3:5月,该水库入库水量增加快,说明降水量较多,A项错误;若是居民用水,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则春夏秋冬用量变化幅度不会太大,BC项排除;在我国东部季风区,为更好防洪,人们会在汛期到来前释放出更大库容,以便调洪蓄洪,因此D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