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1-19 06:36:07
1、单选题 陆地上的淡水资源主要储存在?(?????)
A.大江大河
B.地下含水层
C.南北两极地区
D.平原地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水资源。地球上的水主要储存在海洋水中,陆地水所占比例小。陆地水中陆地淡水所在比例更小。陆地淡水主要储存在两极高纬度和高海拔的冰川中。人类目前所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是指湖泊、河流水、浅层地下水。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某平原地区一城市“1988年和2012年用地结构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例a、b、c分别表示
A.建设用地、林业用地、农业用地
B.建设用地、农业用地、林业用地
C.农业用地、建设用地、林业用地
D.林业用地、建设用地、农业用地
小题2:若降水量不变,则该城市2012年较1988年水循环增强的环节是
A.水汽输送
B.下渗
C.地表径流
D.地下径流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根据图例,距市中心距离近的应是城区范围,距市中心距离增大说明城市规模扩大,a是建设用地。C、D错。在城市周围是平原地区,占地面积最广的应是农业生产活动,所以b是农业用地,不会是林业用地。A错。农业用地周围或是防护林,c可能是林业用地。所以B对。
小题2:根据图中建设用地面积的变化,城市规模扩大,城市建设导致地面硬化,影响雨水的下渗,下渗的雨水少,形成的地表径流量增加,地下径流量减少,所以B、D错,C对。对水汽输送影响不明显,A错。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在下列地理现象中,参与内陆水循环的是
A.塔里木河河水的蒸发
B.台风登陆带来的降水
C.海洋上的暴风雨
D.我国季风区的降水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水循环的分布。内陆水循环的特征:在内陆地区,由内陆地表水体的蒸发,形成水汽,在内陆降水。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堰塞湖形成示意图”(图9),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小题1:图中堰塞湖形成的直接原因可能是(???)
A.滑坡
B.修建大坝
C.风化作用
D.侵蚀作用
小题2:应对堰塞湖溃坝危害的最佳措施是(???)
A.撤离堰塞体上游居民
B.加固堰塞体
C.开挖泄洪通道
D.一次性摧毁堰塞体
参考答案: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从两图的对比可看出,堰塞湖是由于堰塞体堵塞河道而形成的,而堰塞体多是由于山体滑坡形成的。
小题2:堰塞湖形成后对河流下游的威胁很大,其应对的最佳措施是开挖泄洪通道,降低河道水位,从而解除溃坝造成的洪水威胁。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读图,能从图示获取有效信息,可直接分析堰塞湖形成的原因,而治理措施主要结合原因分析,两者具有相关性。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图为我国某地区正常年份地下潜水位年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区最可能是?
A.云贵高原
B.松嫩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黄淮海平原
小题2:该地区7、8月潜水位较低,原因是
A.受准静止锋控制
B.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C.受气旋控制
D.处于夏季风背风坡
小题3:当该地区地下潜水接受补给最多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B.巴西热带草原一片葱绿,生机勃勃
C.我国江淮地区正是梅子成熟的季节
D.我国北方地区出现沙尘暴天气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C
本题解析:小题1:等潜水位的高度与河流水位有关,该地区6月份,河流水位高,可能为梅雨造成,7-8水位低,夏季气温高,蒸发旺盛,降水少,可能为伏旱,所以该地区可能为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2:7-8月水位低,夏季气温高,蒸发旺盛,降水少,可能为伏旱。受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3:本题考查季节判断。接受补给最多,该地降水较多,可能为6月份梅雨季节,梅子成熟的季节。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