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1-18 05:38:15
1、单选题 读“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圈层示意图”,回答题:
小题1:珠江三角洲地区部分产业转移出去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当地人口稠密、交通拥挤
B.资本过剩、环境污染严重
C.自然资源不足,使生产成本上升,经济效益逐 渐下降
D.产业结构单一,创新能力不足
小题2:图中接受产业转移地区的突出优势是
A.科技发达
B.交通便利
C.劳动力价格和地租低廉,资源丰富
D.第三产业发达
2、综合题 (20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甲、乙两国北部的平原名称,并说明其形成原因。(6分)
(2)甲国北部是欧洲最大的小麦产区,乙国北部却不适合发展种植业。简述乙国不适合发展种植业的原因。(6分)
(3)分析M河航运发达的原因。(8分)
3、综合题 根据下列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巴西人口分布图和轮廓图
材料二: 2010年世博会巴西馆效果图
材料三:巴西馆的绿妆设计以及“动感都市,活力巴西”的主题,巴西馆将人们带到了多姿多彩的巴西,感受绿色中无尽的动感和活力。
材料四:
1.巴西轮廓图中B地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并说明其形成原因与A地气候成因
的差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城市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从材料一中可见,巴西城市分布的特点为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3..该国首都是______________,该城市选址考虑的区位因素有哪些?
4.结合巴西的自然环境特点,试说明巴西馆外观的设计灵感。
5.绿色不仅象征着巴西的自然环境的特点,更象征着环境保护,象征着巴西人民对良好生态环境的追求,从材料四可以看出,巴西和世界的能源结构相比较有何特点?分析这一特点形成的原因。
4、单选题 该图为“我国某地区某一纬线附近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该地区主要位于我国
A.西北地区
B.东北地区
C.华北地区
D.西南地区
小题2:甲地所属的自然带是
A.热带雨林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亚寒带针叶林带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5、单选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日本因时制宜地进行了三次工业结构调整,通过实施积极有效的产业发展战略,使其逐步成长为世界经济强国。读表,完成17?18题。
小题1:关于日本三次产业结构调整的叙述,正确的是
A.第一次调整,日本具有发展初级产业的比较优势,承接了拉美国家的初级产业转移
B.第二次调整,日本工业的主导产业从轻工业调整为高科技工业
C.第三次调整,日本环境污染状况得到较大改善
D.第三次调整,日本工业结构实现了由劳动力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的飞跃
小题2:关于日本经济发展状况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岛国多良港,海运发达
②人口众多,产品主要供应国内市场
③农业机械化程度高,商品谷物农业发达
④经济对外依赖性强,制造业多临港布局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