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高频考点《人口与城市》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7-01-18 04:42:1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G2图是我国某城市人口增长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从1998年开始,该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呈负增长,而总人口数却持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2.该市在城市化过程中,近期可能导致的主要问题是

A.人口出生率高
B.人口死亡率低
C.原有人口基数小
D.人口大量迁入
E.城市经济缺乏活力
F.就业压力增大
G.社会劳动力不足
H.城市环境质量陡然下降


参考答案:1. D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试题通过变化曲线呈现人口数量与自然增长率的变化,考查学生对人口增长概念的理解以及对人口增长产生的影响的分析。
1.要明确指出“该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呈负增长,而总人口数却持续上升”,分析一个地区人口数量变化要从人口自然增长和人口机械增长两个方面考虑,由此可判断该地区外来人口较多,D项正确。
2.在中国现代的人口迁移以青壮年为主,这会给迁入区带来就业压力,B项正确。劳动力的迁入会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A项错;外来人口多必然会带来系列的问题,如:住房困难、交通拥挤、环境污染,但环境质量不会出现陡然下降,D项错。
考点:1、一个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分析。2、人口迁入对迁入区的影响。
点评:本题的线状统计图的并不难判读,知识点也是非常基础的,故侧重图像分析与知识的结合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读“桂、贵、苏、粤四省区老年人口比重与同期全国老年人口比重平均水平差值百分比图”据此完成小题。
1.导致图中变化趋势的主导因素是2.21世纪中期应优先建立、完善养老体系的地区是
①城镇?②农村?③发达省份?④欠发达省份

A.老年人口数量变化
B.自然增长率的变化
C.省际人口迁移差异
D.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E.①③
F.①④
G.②③
H.②④


参考答案:1. D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1990年时,广西、贵州经济相对落后,当地自然增长率较高。所以当地老年人口比重与同期全国老年人口比重平均水平差值是负数;江苏、广东经济发达,居民人均寿命长。老年人口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高。随着时的推移到2050年时我国整体进入老龄化社会,生育率下降。广西、贵州等地原先的儿童、青壮年已成为老年人而当地儿童、青壮年的基数下降,导致当地老龄化水平较高。江苏、广东经济发达省份一直遵循原有自然增长趋势,反而老龄化水平不如广西、贵州高。结合分析可推知导致图中变化趋势的主导因素就是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2.农村和欠发达省份经济落后,家庭赡养老人能力弱。针对日趋严峻的老龄化问题,政府减轻家庭、个人的负担建立完善社会养老体系势在必行。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老龄化现象及解决措施。
点评:本题通过个别省份老年人口比重与同期全国老年人口比重平均水平差值百分比来考查我国老龄化现象及解决措施。由于计划生育及生育观念的转变我国成为唯一一个进入老龄化的发展中国家,未富先老对社会发展是个严峻的考验,对此除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外,建立、完善养老体系尤为重要,尤其是农村和欠发达省份。解题关键是明确四省老年人口比重存在差异的原因。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城市化过程包含了人口城市化和土地城市化等过程。下图示意我国四个省(市、自治区)2000年土地城市化质量的差异。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图中信息,推断出关于四省市的结论正确的是2.重庆城市用地人口密度大于上海,但城市用地经济密度却低于上海,与其相关的因素是

A.内蒙古的城市化进程最合理
B.上海的城市化质量最高
C.重庆的城市化速度最快
D.贵州的滞后城市化程度最高
E.地形起伏较大,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F.第一产业发达
G.城市用地较为完整
H.城市化水平较高


参考答案:1. B
2.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从图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是解题的关键,并能结合城市用地的经济密度分析城市化质量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根据图示内蒙古、上海、重庆、贵州四个省区的2000年土地城市化质量的差异,反映出上海市的城市用地经济密度远高于内蒙古、重庆、贵州等省区,反映了上海的城市化质量最高。
2.据图可知重庆城市用地人口密度大于上海,主要由于重庆是山城,地形起伏大,适合城市用地的部分土地上人口密度较大,而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上,地形平坦,适合城市用地的面积广。重庆城市用地经济密度却低于上海,主要由于上海城市产生的GDP总量远高于重庆,反映了重庆市的经济效率低于上海,主要是由于重庆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上海落后。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区域经济发展差异。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读下左图某城市“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和下右图“劳动力在各行业中的百分比图”,回答2题。
1.在左图中,字母A—E反映的现象是:2.右图中甲、乙表示不同城市化阶段的就业比重状况,其中甲处于:

A.城乡差别拉大
B.郊区城市化
C.逆城市化
D.城市化过程
E.A-B时段
F.B-C时段
G.C-D时段
H.E-F时段


参考答案:1. D
2.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化。
1.图示字母A—E反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不断上升,为城市化现象。
2.根据甲在三次产业中的就业比重特征:在农业中的就业比重5%左右,故判断城市化水平较高。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该图为“我国某省2003年与2030年(预测)人口年龄结构比较图”,回答问题。
1.2030年与2003年相比,该省人口数量增幅最大的年龄段是2.2030年,该省可能出现的人口问题有
①人口自然增长率增大?②人口总数减少??③就业压力增大??④养老负担加重

A.1~17岁
B.17~38岁
C.38~60岁
D.60岁以上
E.①②
F.①③
G.②④
H.③④


参考答案:1. C
2.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人口增长。
1.2003年与2030年人口数量增幅最大年龄段是两条曲线间距最大年龄段,故选C。
2.2030年劳动年龄人口所占比重大,所以就业压力增大,老年人口数量增加,养老负担加重,故选D。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