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1-18 04:01:16
1、单选题 下图中虚线为等压线且 a 大于 b,以下四处河岸侵蚀较重且此时最可能出现阴雨天气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图中虚线为等压线弯曲且a大于b,说明为低压槽,乙、丁刚好位于低压槽中,最可能出现阴雨天气,丁又处在凹岸,侵蚀较重,综合分析D选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几种气温和降水量年内变化范围图,完成19-20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气候类型正确的是? (???? )
A.①是热带沙漠气候
B.②是热带雨林气候
C.③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D.④是热带草原气候
小题2:图中②代表的气候类型最大的分布区在???? (???? )
A.亚马孙平原地区
B.撒哈拉沙漠地区
C.西西伯利亚地区
D.欧洲西部地区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小题1:本题考试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判读。①地全年高温,降水较多,为热带草原气候;②地全年高温多雨,为热带雨林气候;③全年高温,为热带气候;④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2:②为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最大的分布区位于亚马孙平原地区。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下图为北半球近地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风向表示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小题2】该风向形成的原因是( )
A.水平气压梯度力
B.地转偏向力
C.摩擦力
D.前三个力的合力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从上图北半球近地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可以看出,首先风是由高气压吹向低气压,又由于地球的自转会使风改变风向,北半球会偏向右边,所以在图上只有B符合题意,故选B。
【小题2】风的形成源动力是水平气压上存在着气压差异,气流会从高气压吹向低气压,而气流在运动过程中,会受到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作用,所以风的形成是由三种力量共同作用的,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风的形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从陆地吹向海洋的风,称为离岸风,反之称为迎岸风。右图为“世界部分地区离岸风和迎岸风分布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风向。读图回答各题。
【小题1】风向①~④中,形成原因与其他三个明显不同的是
A.①
B.②
C.④
D.⑤
【小题2】有关风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甲海域的洋流流向,受②风向影响显著
B.乙海域受③风向影响,海水上泛而利于渔场形成
C.丙地在④风向盛行的季节,草原茂盛
D.丁地全年受⑤风向的控制,光热充足
参考答案:【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读图可知,图中①地位于北印度洋,该地区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南北移动形成了南亚季风,故与其他三地不同,故选A。其他三地风向主要受气压带风带移动形成了风向。
【小题2】甲海域有暖流流经,与风向②方向相反,故A错;乙海域为离岸风,陆风把沿岸表层海水吹走,底层海水上泛补充,上泛海水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故形成了渔场,故B对;丙地盛行③风向的时候,说明受东北西风带控制,故此时太阳直射点南移,故为该地区草木枯黄,故C错;丁地区位于欧洲西部,常年受西风带(⑤)影响,形成了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光照弱,故D错。
考点:该题考查风向及气压带移动。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甲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乙图为某地晴天和阴天的气温日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填写甲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含义:(3分)
A B C
(2)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热量来源是 (填字母);全球变暖与 (填字母)过程增强有关。(2分)
(3)我国青藏高原的纬度与四川盆地相差不大,但年太阳辐射总量却比四川盆地高得多,据甲图所示原理分析其原因?(2分)
(4)①、②两条曲线中,表示阴天时气温变化的是 ,据甲图所示原理说明判断理由。(3分)
参考答案:(1)太阳辐射 地面辐射 &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太阳将能量传递到地面是太阳辐射,地面将能量传递到大气是地面辐射,大气将能量传递到地面是地区逆辐射。(2)大气的直接热源是来自地面,全 球变暖与大气逆辐射有关。(3)青藏高原太阳能辐射丰富的原因从海拔、地形方面结合大气的受热过程分析。(4)根据大气的受热过程分析晴天与阴天的气温变化特征。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