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1-18 04:01:16
1、综合题 读南美洲某月近地面20℃气温曲线分布图,及利马、萨尔瓦多两地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
(1)图示时间为 月(1月或7月),判断的理由是 。(2分)
(2)比较利马和萨尔瓦多两地的气候差异。(8分)
(3)利马所在地的气候类型向北延伸到4。S附近,呈南北狭长分布,其主要原因是 _ (2分)。
参考答案:(1)7 月 (1分)此月利马温度低于20℃,对照气温曲线,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读图可知,此时利马的气温低于20℃,结合左侧气候资料图中利马的气温曲线可知,此时应该为7月份。
(2)利马位于大陆西岸,应该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位于东南信风背风坡,沿岸吹离岸风,水汽少,沿海有秘鲁寒流经过,具有降温减湿作用。萨尔瓦多位于大陆东岸,为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高温多雨,该地位于东南信风迎风坡,降水量多,沿岸受巴西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3)利马东侧为安第斯山,阻挡东移;沿岸平原沿海狭长分布,受沿岸秘鲁寒流的影响。
考点:该题考查气候和洋流。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为某季节某一条纬线上气压中心分布示意图(单位:百帕)。据此完成1—3题。
1、线上四点对应的陆地表面的气压数值最低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2、此季节,四地中不可能受副热带高压影响的是
[????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3、此季节,四地中降水最丰富的是
[????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参考答案:1、C
2、C
3、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下图,回答问题:(12分)
(1)分析判断,甲、乙、丙三地的气候类型:甲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乙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丙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6分)
(2)甲地气候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地气候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丙地气候分布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参考答案:(1)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1)甲位于30°--40°的大陆西岸,故判断为地中海气候;乙地位于30°--35°的大陆东岸,故判断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丙位于40°--60°的大陆西岸,故判断为温带海洋性气候。(2)结合上题分析,甲为地中海气候,是由于受副热带高压带和盛行西风带交替控制而形成。乙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其气候特征主要从气温、降水两方面分析。丙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其分布规律即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基础性试题,学生只要掌握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气候特征、气候成因等基本内容即可。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对一般规律的归纳与总结。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中,甲和乙表示某地区不同季节的风向变化。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1】该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亚热带湿润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小题2】图甲所示季节里
A.黄河下游地区正在收摘棉花
B.非洲热带草原的野生动物向南迁徙
C.美国东南部多飓风活动
D.三江平原正在播种小麦
参考答案:【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根据甲图所示,该季节此地区盛行西北风,乙图所示季节该地区受一高压系统控制,该高压系统气流呈逆时针方向向四周辐散,因此可以判断该地应该是30°到40°之间,属于南半球,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小题2】图甲是南半球地中海气候,处于冬季,那么北半球属于夏季,黄河下游收摘棉花是在秋季,夏季非洲草原的野生动物向北迁徙,美国东南部夏季多飓风活动,三江平原播种小麦是在春季。
考点:气候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4分)
材料一 我国某地年太阳年辐射总量(兆焦耳/米2)分布图。
材料二 成都和延安气候资料
(判断对错) | 1月 | 4月 | 7月 | 10月 | 全年 | |
成都 | 气温(℃) | 5.5 | 17 | 25.6 | 16.8 | 16.2 |
降水( |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