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1-16 10:32:04
1、单选题 读下图回答各题。1.在图中数字代表的城市中,为宇航、飞机制造和微电子中心的是2.关于图中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E.C河注入黑海,是欧洲最长的河流
F.A河流经德国鲁尔区,河口有港口城市鹿特丹
G.B河流经波德平原,注入波罗的海D经过A河到③附近工业区运输量最大的货物是煤炭
参考答案:1. D
2. B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德国工业的分布。德国宇航、飞机制造和微电子中心是南部的慕尼黑。图中④处为德国南部城市。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2.根据图示:C河为多瑙河,是欧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欧洲最长的河流为伏尔加河;A河为莱茵河,流经德国鲁尔区,河口有港口城市鹿特丹;B河最终注入北海;经过A河到③附近工业区运输量最大的货物是铁矿石。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读甲、乙两区域图,回答各题。 1.甲、乙两图限制农业生产的共同因素是2.甲、乙两图中农业生产的主要优势自然因素分别是
A.水分
B.热量
C.土壤
D.光照
E.机械化水平高;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
F.地广人稀;人口稠密劳动力多
G.地形平坦;热量充足
H.土壤肥沃;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
参考答案:1. B
2. D
本题解析:1.根据图示:甲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的三江平原;乙位于青藏高原地区。三江平原因为纬度高,所以热量不足;青藏高原因为海拔高,所以热量不足。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2.本题考查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甲地具有肥沃的黑土,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强。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下图为北半球部分作物最适宜生长的纬度范围示意图,完成题。1.下列各组作物中,热量适应范围较狭小的为2.仅从气候条件考虑,若热量充足,小麦在年降水量760 mm左右的地区单位面积产量最高。据此推测下列最符合小麦种植的地区是
A.葡萄、苹果、小麦
B.水稻、可可、小麦
C.咖啡、葡萄、可可
D.茶、苹果、咖啡
E.黄淮平原
F.印度河平原
G.亚马孙平原
H.湄公河三角洲
参考答案:1. C
2.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纬度跨度较少的农作物品种,就是热量适应范围较小的;从图中可看出咖啡、葡萄、可可纬度跨度较小,故符合题意要求的选项是C。
2.结合四个备选项涉及地区的气候可判断,秦岭—淮河为800 mm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区,则黄淮平原降水量在760 mm左右,最适合小麦种植。亚马孙平原为热带雨林气候区,湄公河三角洲为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都在1 500mm以上;印度河平原主要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和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不符合题干要求。
考点:本题考查部分农作物的分布及其主要的影响因素。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考查了我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和影响条件,对学生能力要求较高。
【疑难剖析】我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和影响条件
主要农作物
分布区及商品粮基地
影响条件
粮食作物
小麦、玉米、水稻
太湖、洞庭湖、江汉平原、鄱阳湖、成都平原、珠江三角洲、江淮地区
原有基础好,自然条件优越,但人均耕地少
松嫩平原、三江平原
地广人稀、土壤肥沃、机械化程度高,但热量条件不足,复种指数低
经济作物
棉
五大基地:江汉平原,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长江中下游滨海沿江平原,黄淮地区,南疆地区
光照时间长、土质疏松、水源充足
经济作物
油料作物
花生
山东丘陵
沙质土壤、排水好
油菜
长江流域,并有北迁南移趋向
水热丰富的亚热带气候,地形平坦
大豆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
地形平坦、雨热同期
其他
西北内陆的胡麻,河南的芝麻
光照好,作物耐旱
经济作物
糖料作物
甜菜
东北平原、河套平原、北疆
喜温凉,耐盐碱、干旱,生长期短
甘蔗
台、闽、粤、桂、滇、川
喜高温、需水量大、生长期长
水果
苹果
北方地区的丘陵区
暖温带气候
柑橘
南方地区的丘陵区
亚热带气候
花卉
西南
四季如春的气候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下列产业活动严格受自然条件限制的是
[???? ]
A、汽车制造业
B、理发业
C、捕捞业
D、鞋帽批发业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表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数据,对比分析回答题
1.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原因是2.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
A.过度开垦
B.过度放牧
C.过度围垦
D.过度养殖
E.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F.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G.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
H.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
参考答案:1. A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该地区的地形结构比重:该地区以坡度为主,平原面积较小,而结合该地区的农业用地结构,该地种植业比重过大,林业和畜牧业比重过小,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一般情况下,平原和缓坡适合发展种植业,陡坡适合发展林业和畜牧业。对比两图,种植业用地比重远大于缓坡与平原比重之和,说明该地部分陡坡也开了荒,我国南方丘陵地区陡坡开荒容易引起水土流失。
2.江南丘陵土层浅薄,地形崎岖,夏季多暴雨。如果陡坡开荒,水土流失所产生的危害要远大于黄土高原地区。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实现农、林、牧综合治理与综合发展,大力发展“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果鱼粮”的立体农业。这样才能既充分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又改善和保护该地的生态环境。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基础性强,学生只要对比图示该地区的土地结构比重和农业用地结构的差异,即可判断该地区的陡坡开荒,而结合我国南方丘陵地区,陡坡开荒的危害即可分析,农业可持续发展应立足当地的实际分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