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1-16 10:09:13
1、单选题 读风的形成示意图,判断图中箭头a表示含义(?)
A.北半球风向
B.南半球风向
C.地转偏向力
D.摩擦力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由图示中各箭头的相互关系,可以确定,垂直等压线的为水平气压梯度力,与a垂直的为地砖偏向力,与a方向相反的为摩擦力,所以A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若黄赤交角稍变小,与目前情形相比,上海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是
A.夏至日变小,冬至日变大
B.夏至日变大,冬至日变小
C.夏至日和冬至日均变小
D.夏至日和冬至日均变大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幅度。本题考查了地球公转运动产生的地理意义。因为地球自转平面赤道平面和公转的黄道平面不是同一平面,产生了黄赤交角。因为黄赤交角的存出,太阳直射点最北可以移动到北回归线,最南可以移动到南回归线线。上海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幅度为2倍的黄赤交角。黄赤交角变小,则上海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是夏至日变小,冬至日变大。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某日北京时间8时的太阳光照图,回答问题。(12分)
参考答案:1.20°S,180°(1分)??? 2.1∶1(1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光照图的综合分析。1.根据图示等晨昏线特征:晨昏线与70°N纬线相切,70°N及以内出现极夜,故判断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20°S,根据此时北京时间为8时,计算太阳直射点的经线即12时所在经线为180°.2.根据180°时间为12时,故计算今日的范围为12个时区,即全球昨天和今天所在的经度范围各为180°。图示K位于晨线上,利用图示C为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时间为6时,计算此时K点的时间为9时,故K的昼长为6个小时,故日落时间为15时。3.地球自转线速度的规律:位于越高,线速度越小。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自20°S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B点为当地正午,故太阳高度即为正午太阳高度,运用公式正午太阳高度=90°-纬度差计算。4.图示AC位于晨昏线上,晨昏线即为地球大圆,为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故从A到C即沿图示的晨昏线运动,从南北方向上看,先逐渐接近北极点,为向北运动,后远离北极点,为向南运动;从东西方向上看,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为向西运动。5.此日过后,图示纬线圈内极夜范围继续扩大,说明太阳直射点向南运动,故上海昼变短,海口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小。6.画图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某学生收集了当地(甲)与姐姐留学所在地(乙)的全年每一天的昼长资料,并绘成图(下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已知甲、乙两地纬度相差20°,则甲、乙两地有可能分别是
A.埃及开罗、法国巴黎
B.南非班德、印度孟买
C.泰国曼谷、中国北京
D.中国上海、俄罗斯莫斯科
小题2: 若同收看到伦敦电视直播节目,甲地区时21时、乙地区时22时,由此可得知甲地
A.与乙地经度相差30°
B.比乙地日出时间早
C.位于乙地的东南方向
D.位于乙地的西南方向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由于图形中收集的是全年每一天的昼长资料,(即从1月1日——12月31日)可推知甲乙两地都在北半球。又知20°和40°纬线在一年中昼长最长时分别为13时13分和14时51分,由图中信息可判断,甲在0°——20°N之间,乙在0°——40°N之间。题中涉及城市的纬度分别为:开罗(30°N);巴黎(49°N);班德(30°S);孟买(19°N);曼谷(14°N);北京(40°N);上海(31°N);莫斯科(56°N)。所以选项C正确。
小题2:由上题可知两地都在北半球,甲的纬度低,乙的纬度高,可知甲在乙的南面;又因同时看到伦敦的直播节目(伦敦时间相同)时,甲地区时为21点,乙地区时为22点,可推知甲在乙的西面;综合以上两方面,可知甲在乙的西南方向。A选项中两地经度相差应该是0°——30°之间;由于两地纬度不同,晨昏线倾斜方向不同,日出日落先后时间有变化。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有关地球自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从北极上空观察,地球自转的方向是顺时针方向
②从南极上空观察,地球自转的方向是顺时针方向
③从北极上空观察,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④从南极上空观察,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自转方向。地球自转方向基本规律:自西向东,北逆南顺,故②③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